鋰離子固態電池為兼具安全與能量密度而開發,除核心為固態電解質的開發外,同時也須包含高能量密度正負極材料的研究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點選此線上閱讀 訂閱│推薦訂閱│取消訂閱 2020. 4. 22 出刊 【工業材料雜誌】鋰離子固態電池【材料最前線】從K show 2019看循環材料發展項目與新技術開發(下)【材料News】新開發寬波段螢光體,可望藉此實現近紅外光LED開發【展場直擊】全球生物循環經濟的技術與其應用發展 鋰離子固態電池 2019年全球電動車市場已處於火熱之際, 國內在政府政策補助下,首先發酵的是智慧型電動機車,如:Gogoro、SYM、KYMCO、YAMAHA等機車大廠所開發的電動機車目前在台灣已隨處可見;而電動汽車在台灣則仍未普及,主要原因在於電動汽車行駛距離、充電站的數量、快充性能、安全性能與降低成本等關鍵條件還有待提升。因此,車用鋰電池的發展也將遵循此方向進行開發,將致力提高能量密度、縮短充電時間、提升電池循環壽命及安全性,來滿足車用市場的要求。鋰離子固態電池( Solid-state Lithium Ion Battery )為兼具安全與能量密度而開發,除核心為固態電解質的開發外,同時也須包含高能量密度正負極材料的研究,甚至帶動相關電池製造技術改良。本文將介紹固態電池面臨的問題---《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00期,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從K show 2019看循環材料發展項目與新技術開發(下) 機械回收適合用於易分類,如PET、PP、PE,可以最節省能源的方式使材料再生,展覽會場有多家廠商展出相關回收設備與技術。回收技術已算是成熟技術,但目前回收商遇到最大的困難還是回收料源的質與量,因此單一材質的產品可大幅提升機械回收的效率。目前最成熟的塑膠回收系統還是屬於PET包裝瓶,奧地利Starlinger設備商所生產的PET回收再生機台產能已達到550,000噸/年,已可做到Bottle-to-bottle的技術,目前在德國超市中都可購買到100%回收PET的包裝水或飲料。此外,相關的應用還包括使用回收PET當作飲料杯中間發泡層,可取代PS發泡杯,不僅提供隔熱的效果,單一材質PET也更容易進行回收再製利用。在廢棄塑料的回收分選過程中,因黑色塑料會---《本文節錄自「材料最前線」專欄(作者:黃承鈞/工研院材化所),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新開發寬波段螢光體,可望藉此實現近紅外光LED開發 因應5G趨勢,大日本印刷開發智慧型手機用散熱材料 TOKIN車用無線電能傳輸用鐵磁體板邁向實用化階段 新開發可簡便分析LiB正極材料之解析系統 東京農工大學推動生質由來之環氧樹脂、無色透明材料的國際展開 Sugino Machine開始供應CMF,可應用於樹脂補強用途 透過精密合成色素分子,促有機太陽電池電壓損失減少30% UNITIKA推動PAR薄膜應用於折疊式智慧型手機 2030年次世代太陽電池市場可望成長至4500億日圓規模 大阪大學利用既有澱粉、CNF材料開發海洋分解性塑膠 JAMSTEC等共同展開深海之生物降解性塑膠的長期實驗,可望促進新製品的開發 住友化學將進行利用廢塑膠取得任一單體之技術開發 鋰電池材料最新發展趨勢陶瓷固態電解質材料及固態電池研發近況從2019 NanoScale看奈米領域發展 全球生物循環經濟的技術與其應用發展海洋及大氣環境腐蝕監測技術最新發展從NEPCON JAPAN 2020 聚焦全球電子產業研發、製造最新技術趨勢從2019 ESNA看非典型儲能技術的應用 從2019 Nepcon Nagoya看電子構裝材料發展趨勢 纖維/染整製程一次對色率&抗菌劑 高階結構陶瓷計畫研究室 陶瓷材料信息技術 低耗能電容脫鹽技術(CDI)&正滲透 電化學餘氯感測技術&離子交換膜材與其特性鑑定技術 微型化水質監測裝置&畜牧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整合平台─沼氣發電相關技術 混合分散技術應用平台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綠色循環材料技術平台 【國際工業材料展】徵展中! 【台灣國際照明科技展】徵展中! 電子報內容均屬於「材料世界網」所有,禁止轉載或節錄。若您對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指教。材料世界網首頁 │會員中心 │聯絡我們│廣告業務│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