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發泡市值在2018年已經達到1,184億美元,其中又以建築佔有最高的市值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點選此線上閱讀 訂閱│推薦訂閱│取消訂閱 2020. 4. 27 出刊 【材料最前線】高分子發泡技術及市場發展(上)【工業材料雜誌】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技術及其理論計算模擬【展場直擊】從K show 2019看循環材料發展項目與新技術開發 高分子發泡技術及市場發展(上) 全球發泡市值在2018年已經達到1,184億美元,其中又以建築佔有最高的市值,而2018年成長最多的則是與體育相關的應用。其中,PU發泡佔有最高的市占率,達52%;其次依序為PS發泡22%、乙烯基10%、PO發泡7%,其他佔8%。未來五年的複合年增率(CAGR) 約5-8%。亞洲目前佔整體市場的42%,中國仍是近年增長最快的地區,且未來三年內也仍是主要發展地區。李博士提到近年發泡產業的CAGR一直往上修,Commodity 發泡材CAGR ~ 3.3%,但Specialty發泡材則達 ~ 9.5%。主要原因為全球對生活品質的重視度提升以及產業訴求從輕量化達到環保訴求,因此在建築、居家、醫療、航空及運動成長等方面皆大幅提升。其中又以體育相關產業成長幅度最高---《本文節錄自「材料最前線」專欄(作者:趙英捷/工研院材化所),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技術及其理論計算模擬 隨著3C科技以及大型電動載具的發展,鋰電池在未來的世界的重要性將會持續攀升,而在不同裝置上所使用的電池,其要求也會越趨多元化。其中,在國際大廠紛紛投入大量資源進行電動車相關的開發,在可預期的動力儲能應用強大需求下,國際預估2020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將達144 GWh,對應產值為300億美元,國內預估亦將達到1,800億台幣。具有高容量與高安全性的全固態電池被認為可以滿足車用動力系統的需求,然而在固態電池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固態電解質系統仍有許多待克服的問題。若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對固態電池的基本材料機制有更深的了解;由於系統的複雜程度極高,難以單純設計實驗了解可能的機制。原子尺度下的計算模擬可從微觀尺度研究材料性質,而其結果不僅能---《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00期,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從K show 2019看循環材料發展項目與新技術開發 鋰電池材料最新發展趨勢從2019 NanoScale看奈米領域發展海洋及大氣環境腐蝕監測技術最新發展全球生物循環經濟的技術與其應用發展 從2019 ESNA看非典型儲能技術的應用 邁向低碳社會 歐盟及法國公民參與個案探討 從2019 Nepcon Nagoya看電子構裝材料發展趨勢 從NEPCON JAPAN 2020 聚焦全球電子產業研發、製造最新技術趨勢 材料多尺度模擬與平台應用技術&混合分散技術平台 磁性材料及元件應用技術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發電機&燃料電池混成電力長航時無人機 感測元件與模組應用技術&超薄型壓電材料應用技術 熱管理材料及模組應用技術 金屬材料表面改質技術&碳化矽(SiC)塗層技術及應用 混合分散技術應用平台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綠色循環材料技術平台 高值化合金粉末解決方案 LED透明封裝材料驗證平台 增豔型投影銀幕 溶劑型高導電細線路用銀漿及其墨水 高效率黃色OLED磷光材料 特殊金屬精煉純化及微米級特用金屬粉末霧化技術 【國際工業材料展】徵展中! 【台灣國際照明科技展】徵展中! 電子報內容均屬於「材料世界網」所有,禁止轉載或節錄。若您對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指教。材料世界網首頁 │會員中心 │聯絡我們│廣告業務│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