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中和趨勢下,二氧化碳再利用技術發展與契機

  • 字級

經國際調查報告顯示,約有83%的二氧化碳再利用方式,聚焦於轉化成化學品與燃料的領域

2023. 5. 10 出刊
回「材料世界網」首頁
  【材料最前線】全球碳中和趨勢下,二氧化碳再利用技術發展與契機
【工業材料雜誌】聚酯紡織品脫色技術
【材料News】具有自行修復能力與導電性之軟材
【研討會】鋰電池設計製造品質控制實務
 
 
熱門頭條
  全球碳中和趨勢下,二氧化碳再利用技術發展與契機

「2050年碳中和」是各國對全球氣候異常改善作為的承諾,更是人類對於地球環境氣候保護的重要作法。碳中和是將因人類行為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藉由使用再生能源、加裝二氧化碳捕捉、封存與再利用設備、採用生質料源等改善現狀的措施,其累積的減碳量盼能達到減碳的效益。經國際調查報告顯示,化工產業是石油和天然氣最大的下游應用產業,於2020年,因生產初級化學品而直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20百萬公噸,僅次於水泥和鋼鐵,若能使用低碳原料將可有效降低產品碳足跡。另外,如透過碳捕集技術將捕獲的二氧化碳提昇其活性後,可轉化成超過130種的化學產品,是目前化工製造業中達到減碳效益又可增加---《本文節錄自「材料最前線」專欄(作者:曾枱瑋/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Materia lWeek-日本功能材料週週】5/17~5/19 於日本大阪INTEX 盛大展出!
 
工業材料雜誌
  聚酯紡織品脫色技術

全球206家知名紡織品牌商共同訂於2025年增加25%之回收聚酯使用量、2030年達成100%使用回收聚酯/永續材質紡織品,而在紡織品製程中,邊料、裁剪之廢布因無法脫色回用而增加額外清運成本,因此應儘速建立Fiber to Fiber循環聚酯纖維產業鏈。目前回收聚酯受限於低脫色率(~70%)及熔融回收易裂解之技術瓶頸,限縮其可再利用性,工研院材化所所開發的水溶液型及超臨界流體之環保脫色技術,可針對不同結構分散染料在聚酯纖維膨潤的條件下將染料萃取溶出,達到深層脫色的效果。脫色後的廢液可與紡織廠現有的廢水處理系統相容,且可在相對低溫的條件下達到更佳的脫色效果,因此脫色過程所需的能耗及碳排放量較少。而超臨界---《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37期,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工業技術研究院】高值化合金粉末解決方案 【工研精品—陶瓷刀】 【工業技術研究院】混合分散技術應用平台
 
材料News
  具有自行修復能力與導電性之軟材料
東北大學開發鐵與鎂強力機械接合之技術
東工大開發出可在室溫下將二氧化碳轉換為甲醇的觸媒
積水化學推出抗病毒加工劑,將可為塗膜帶來病毒去活性化效果
GSI Creos推出生物降解性3D列印用線材,兼具柔軟性與高層間強度
群馬大學開發出以糧食廢棄部位為原料,且具有回收性之有機矽高分子
HighChem開發100%聚乳酸長絲紗線,並已實現服飾商品化
花王開發出以葡萄糖製造芳香族化合物之發酵生產技術
LENZING展開新纖維回收計畫,將推動機械回收TENCEL萊賽爾纖維之循環利用
 
【工研精品—植萃抗菌濃縮洗衣精】
 
亮點技術
  熱管理材料及模組應用技術
熔射覆膜技術 & CVD鍍膜、雷射沉積技術 
廢二次鋰電池資源化處理與高值技術開發 & 再生稀土永磁粉體技術
高功能精密金屬鍍層技術 & 精密功能鍍膜與微成型技術
輕量化高強度鋁合金與複材技術 & 鋁合金溫熱成形材料與製程技術 & 單方向連鑄長晶製程技術 &
   高性能銅銀合金材料製程技術

混合分散技術應用平台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富宇天匯】A7最美的成屋展演   豪宅團隊24項精品公設
 
技術櫥窗
  創新過濾膜材奈米孔洞淨水模組
光電有機材料及應用技術
高值化合金粉末解決方案
無光罩產業聯盟
沼氣生物脫硫技術
 
研討會專區
  塑膠材料輕量化與發泡製程技術發展及應用
碳盤查實務工作坊-以塗料產業為例
淨零永續技術研討會 (免費!)
鋰電池設計製造品質控制實務
 
【工業技術研究院】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電子報內容均屬於「材料世界網」所有,禁止轉載或節錄。
若您對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指教。
材料世界網首頁會員中心 聯絡我們廣告業務 │訂閱推薦訂閱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