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馬大學開發出以糧食廢棄部位為原料,且具有回收性之有機矽高分子

 

刊登日期:2023/5/8
  • 字級

日本群馬大學透過利用以玉米芯等糧食作物廢棄部位合成的生質由來雙咪喃環(Bifuran)骨架,開發了一項具有優異光學特性,並具有化學回收性之有機矽高分子。
 
苯環廣泛利用做為化石資源來源之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骨架,但有機矽化合物的化學回收仍較為困難。在群馬大學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利用了從玉米芯等提取的化合物「糠醛(Furfural)」做為起始原料,合成出含有雙咪喃環骨架的矽化合物,並透過與具有2個雙鍵的二烯(Diene)聚合反應,進而開發了一項有機矽高分子。
 
導入了雙咪喃環骨架的有機矽高分子具有一般苯環無法達到的紫外線吸收、螢光發光等特性。此外,群馬大學將選擇性破壞雙咪喃環骨架與矽之間結合的Proto-desilylation反應利用於化學回收,進而成功地實現了世界首次的原料回收。
此次開發的生物質材料可應用於利用紫外線吸收特性的可回收塗佈劑、電子材料、陶瓷前驅體等各領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