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驅動有機電子元件發展趨勢

  • 字級

可見光無線通信被視為具有高度潛力可以改善現今無線網路技術所造成的訊號延遲與受限的訊號傳遞速度

2022. 3. 16 出刊
回「材料世界網」首頁
  【工業材料雜誌】光驅動有機電子元件發展趨勢
【材料最前線】固態異質界面的現象及理論:電子構裝與全固態鋰電池(下)
【材料News】適用低頻的電磁干擾遮蔽複合材
 
工業材料雜誌
  光驅動有機電子元件發展趨勢

伴隨行動通訊普及與資訊傳遞快速成長,可見光無線通信被視為具有高度潛力可以改善現今無線網路技術所造成的訊號延遲與受限的訊號傳遞速度。而要實現可見光無線通信必須開發對應之材料與光電元件,包含光學記憶體、光感測器、人工視網膜以及人工神經元。光學記憶體的開發主要著重於光活性駐極體材料,包含浮動式閘極與施體-受體型高分子系統的開發;紅外線感測器與人工視網膜同樣具有高光敏度與光鑑別力之特性,主要區別於操作頻譜的設計;人工神經元需要具備較高的揮發度,並且能夠展現高光敏度之特性,從而實現神經行為的模仿。藉由開發更高光敏度與低電壓操作之光學活性材料,期望能夠實現低延遲與低能耗操作,實現光無線通信技術---《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23期,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2022TouchTaiwan】
 
材料最前線
  固態異質界面的現象及理論:電子構裝與全固態鋰電池(下)

在全固態電池中,固態電解質與電極的接觸面積較小,而且當電極材料有體積變化時固態電解質經常無法維持與電極材料的接觸。人們發現在全固態電池中使用鋰金屬負極時,阻抗會持續增加並且最後使電池無法運作。拆解電池之後發現鋰金屬表面出現許多明顯的溝壑,表示電極與電解質的接觸隨時間減少進而造成阻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鋰原子在鋰金屬中的擴散速度太慢,導致塊材中的原子來不及補上接觸面上的消耗,進而造成孔洞在接觸面上生成。當鋰充回負極時,又會先從電極與電解質有接觸的地方沉積,因此孔洞無法回填,並且隨循環逐漸變大。目前提出的解決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持續施加壓力---《本文節錄自「材料最前線」專欄(作者:林哲安、楊智涵、林士剛/成功大學材料系),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富宇天匯-大師景觀宅】
 
材料News
  適用低頻的電磁干擾遮蔽複合材
適用於光學零件且具有高耐光性之光固化環氧樹脂
以落葉為原料,照射雷射製成環保的微型超級電容器
可回收100倍二氧化碳之「人工葉」
藉由通電創造柔軟陶瓷,可望擴大異種材料接合應用
廣島大學開發世界第一款利用稻殼製作的LED
利用可可豆廢棄物打造永續智慧村落
有助於防災應變之雜草發電
 
【工業技術研究院】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工業技術研究院】微結構與特性分析研究室 【工業技術研究院】高值化合金粉末解決方案
 
亮點技術
  連續式合成 / 中間體材料技術
廢硬質聚氨酯泡棉物理回收與應用技術
分析 / 純化技術
工業斷熱防護塗料開發 & 工業斷熱防護塗料試量產平台 & 高耐候易修補太陽能塗裝支架 &
    離子交換樹脂與膜材開發

印刷油墨與關鍵材料開發
混合分散技術應用平台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技術櫥窗
  無光罩產業聯盟
創新過濾膜材 奈米孔洞淨水模組
高值化合金粉末解決方案
沼氣發電產業鏈推動計畫成果
有機發光材料與元件技術
功率模組用高導熱絕緣封裝材料
 
【工業技術研究院】混合分散技術應用平台
電子報內容均屬於「材料世界網」所有,禁止轉載或節錄。
若您對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指教。
材料世界網首頁會員中心 聯絡我們廣告業務 │訂閱推薦訂閱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