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 Display 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結構是微型化 LED 陣列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點選此線上閱讀 2022. 9. 28 出刊 【材料最前線】Micro/Mini LED的技術分析與應用市場【工業材料雜誌】承載型單點配位觸媒及烯烴聚合應用【材料News】麻省理工學院發現性能超越矽的「理想半導體」【研討會】保溫材料節能減碳應用與防護技術研討會 Micro/Mini LED的技術分析與應用市場 發光二極體(LED)是一種半導體光源,當電子和電洞注入具有n型和p型結構之LED內部時會發光。半導體中的電子與電洞複合,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光的顏色由電子回到半導體價電帶時所釋放的能量決定。LED具有下列各項之優點:(1)光源發光效率高:目前市售之LED燈的發光效率約為100~120 lm/W,而白熾燈、鹵鎢燈光效為12~24 lm/W、螢光燈50~70 lm/W、鈉燈90~140 lm/W,大部分的耗電變成熱量損耗。(2)光源耗電量少:LED單管功率0.03~0.06 W,採用直流驅動,單管驅動電壓1.5~3.5 V。耗電量是白熾燈的十分之一,螢光燈的二分之一。(3)光源使用壽命長:體積小、重量輕,環氧樹脂封裝,可承受高強機械衝擊---《本文節錄自「材料最前線」專欄(作者:陳隆建/臺北科技大學光電工程系),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承載型單點配位觸媒及烯烴聚合應用 聚烯烴(Polyolefin)材料具有高阻水、耐化性、耐紫外光等特性,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根據統計,2021年國內生產聚乙烯、聚丙烯將近220萬噸。國內聚烯烴材料均使用齊格納觸媒(Ziegler-Natta)系統,產品都是以應用於一般民生消費產品為主。而對於高階聚烯烴產品大多仰賴進口,其原因在於國內目前欠缺能夠生產高品質產品的承載型茂金屬觸媒與其聚合製程技術,而且國外大廠大多無技轉意願,因此國內需要建立相關技術平台,以提升與發展國內下世代高值化聚烯烴產品。承載型聚烯烴觸媒主要由主觸媒、助觸媒以及載體等三個成分組成,觸媒的組成與結構不僅會影響到觸媒活性,也會影響到產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單體排列與立體結構以及產物粒徑等---《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29期,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麻省理工學院發現性能超越矽的「理想半導體」 Printec發表半導體基板領域之事業策略 新開發透過熱處理之廢舊聚酯升級再造技術 僅以有機化合物製成之高折射率丙烯酸酯單體 日本各家乙烯企業積極展開生質原料導入計畫 京都大學利用二氧化碳與海洋細菌生產生質塑膠JSR加速發展低介電樹脂事業,計畫以聚醚類主導業界標準 TORAY成功合成生質己二酸,可望促進環境友善之尼龍66實用化 東洋炭素擴大多孔質碳材在燃料電池、色材、病原吸附劑等用途之應用 Northern Lights將以儲存方式處理化肥廠所製造之二氧化碳,預計於2025年達成商業化 高能量密度鋰電池功能性界面層技術 低介電可溶液晶高分子(LCP) & 無鹵可溶型聚苯硫醚樹脂(PPS) 高分子混練加工暨循環技術平台 微細高分子粉碎技術與驗證平台 & 高效薄膜分離膜材加工平台 橡膠循環應用加工技術 混合分散技術應用平台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創新過濾膜材 奈米孔洞淨水模組 光電有機材料及應用技術 高值化合金粉末解決方案 無光罩產業聯盟 沼氣生物脫硫技術 沼氣發電產業鏈推動計畫成果 有機發光材料與元件技術 功率模組用高導熱絕緣封裝材料 2022電池儲能系統技術課程 化合物半導體粉體先進製程與應用 自強基金會111年度新竹科學園區資通訊技術人才培訓計畫 自強基金會111年度新竹科學園區半導體技術人才培訓計畫 保溫材料節能減碳應用與防護技術研討會 經濟部工業局民化組一般化學科111年計畫成果發表暨112年計畫說明會與A世代半導體材料廠商專案 成果分享會 永續、低碳紡織暨特化品技術研討會 光波導/矽光子通訊&次世代量子計算&半導體低溫硬化節能製程與材料&高階塗佈系列課程 電子報內容均屬於「材料世界網」所有,禁止轉載或節錄。若您對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指教。材料世界網首頁 │會員中心 │聯絡我們│廣告業務 │訂閱│推薦訂閱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