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常壓實現PFAS分解,並可促進氟元素資源循環

 

刊登日期:2025/9/19
  • 字級

名古屋工業大學與神奈川大學、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共同開發了一項能在常溫常壓的溫和條件下分解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新技術。此項技術使用價格低廉、操作簡便的金屬鈉(Na)分散體以分解PFAS,並能將其轉換為可再利用於氟化物生產的氟化鈉(NaF)。新技術可望有助於降低PFAS分解時的環境負荷,並促進氟元素的資源循環再利用。
 
以聚四氟乙烯(PTFE)為代表的氟系高分子因具有優異的耐化學性、低摩擦性及耐熱性的特徵,廣泛應用於不沾鍋塗層、汽車零件、半導體與光纖絕緣材料等用途。然而,這些氟材料在使用後的處理與分解需要高溫,耗能甚鉅,且過程中可能產生具腐蝕性的氟化氫氣體(HF),進而形成環境與安全問題。
 
此次名古屋工業大學研究團隊提出了將金屬鈉微粒子分散於礦物油中形成金屬鈉分散體的方法。在對PTFE中的氟進行處理時,使用2倍量的金屬鈉分散體,可在高達97%的產收率下將氟轉換為氟化鈉。此外,研究團隊亦確認該項方法同樣適用於全氟壬酸(PFNA)、全氟丁烷磺酸(PFBS)、三氟乙酸(TFA)等多種PFAS化合物,以及以高環境殘留性著稱之全氟辛酸(PFOA)等物質的分解。

資料來源: https://chemicaldaily.com/archives/68690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