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MRS看功能材料、永續材料及機器學習在材料開發之應用

 

刊登日期:2025/10/13
  • 字級

魏宇昆/工研院材化所

材料回用/油水分離等永續減碳相關議題
1. 原子層沉積改性製備防污膜 Bratin Sengupta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油水乳化液帶來了重大的環境和工業挑戰。雖然使用聚偏氟乙烯(PVDF)的薄膜分離技術提供了一種低能耗的解決方案,但其固有的疏水性會導致嚴重的污垢,從而限制了分離效率。參見圖十中研究人員透過原子層沉積(ALD)來改造PVDF膜,解決了這個問題。PVDF的化學惰性和穩定性使其成為理想的膜材料,然而傳統的原子層沉積(ALD)難以在其表面進行處理,由於成核不良,需要超過200次循環。這會導致金屬氧化物「島狀生長」不均勻,堵塞孔隙並降低水的滲透性。研究團隊的突破在於一個簡單的預處理步驟,活化PVDF從而僅需1~2次ALD循環的情況下,即可形成均勻的超薄金屬氧化物層(小於5奈米)。這些親水性、帶正電荷的塗層可顯著減少污垢,同時保持孔隙的完整性。
 
研究團隊經過測試,改質膜的油水乳化液分離效率達98%以上,性能可持續100多小時。該團隊目前正在將膜面積擴大到1,000平方公分,並正在開發一種常壓、空間卷對卷原子層沉積系統,以便與目前的工業膜生產無縫整合。透過將氣相精度與智慧表面工程相結合,不僅增強了環境修復,並可為水處理及其他領域提供可擴展的防污膜。
 

圖十、ALD循環改性製備油水分離薄膜
 
2. 可自修復環氧樹脂於風力發電機葉片之應用 Ning Zhang (Baylor University)
論壇中講者提到傳統風力發電機葉片存在五大挑戰:
(1) 維修複雜且風險高:葉片高度超過100公尺,需技術人員在高風速與惡劣天候下作業,風險包含墜落與意外,且勞動成本高昂。
(2) 葉片層間剝離(Delamination):由於葉片製造時採用玻璃纖維或碳纖維分層排列,並經真空輔助樹脂浸透,造成層間區域易在循環負載下剝離。
(3) 材料重量重:玻璃纖維與碳纖維複合材料增加葉片重量,降低風力機效率且提高成本。
(4) 碳纖維高成本:碳纖維主要應用於關鍵應力集中區域,但價格昂貴。
(5) 回收困難:葉片壽命約20至25年,退役後需填埋,材料分解時間超過5,000年,造成土地負擔。
 
本研究目標在於設計並製造一種輕量化、化學可回收、高韌性、具耐用且自我修復特性的纖維強化化合物(Vitrimer)複合材料,專注於其分子動力學模擬與重用方法。研究團隊使用環氧樹脂DGEBA作為基底、硫醇硬化劑EFT(含自然硫鍵,動態硫鍵可實現自我修復功能),如圖十一所示。研究發現自我修復對於裂縫尺寸有限制,較大裂縫需搭配添加動態交聯粉末及熱源修復。且加速試驗環境需考慮實場嚴苛環境,如雨水侵蝕、溫度變化、紫外線照射、鹽霧及沙塵侵蝕等。實際應用情境,可利用無人機搭配缺陷感測器,實現葉片缺陷即時監測與自動修復,降低技術人員登高作業風險---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十一、自我修復技術解決風力渦輪機葉片開裂問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