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茂峰/國立成功大學電機系;洪肇蔚/中華電信高雄營運處
GaN-基元件相較於傳統矽-基元件,如 MOSFET等,擁有更高的崩潰電壓、功率密度及電子遷移率,而且GaN 的能隙為3.4 eV,遠高於矽的 1.1 eV,使其可以在更高的電壓進行高效的功率轉換,這些特性都顯示GaN-基元件於電力電子及高頻RF的應用將有更大的優勢。又若整合GaN -基功率元件與CMOS於一系統,則透過GaN -基元件高效的功率應用以及CMOS良好的控制與邏輯能力,將可實現最佳的功率效率,這對功率放大器、功率轉換器和電源管理IC (PMIC)等應用尤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與競爭者SiC-基元件相較,GaN -基的尺寸可大幅縮小,代表製造成本可降低,且有利於空間受限系統的應用。
GaN HEMT技術的發展
有了PMIC利基市場的加持,使GaN技術的研發得到甚大的動力,然而發展GaN功率元件一直面臨GaN磊晶技術未能突破的瓶頸,包括:(1)缺乏適當的基板以供磊晶膜成核;(2)氣相Ga原子與成膜表面會產生複雜的反應…
1. MOCVD成長GaN磊晶膜
如前所述GaN功率元件發展的首要瓶頸,就是缺乏供磊晶膜成核的基板。其實 GaN元件優良的特性係源自其平行基板傳播的2 DEG(二維電子雲)表現,為保持此利益故元件製作時得採側向式(lateral structure)結構…
2. p-type GaN製作
在GaN功率元件發展過程專家們提出許多選項,如Zn、Be and C等,以製作p-型的GaN,然它們或失之效率太低致導電性不足,或會致生大量缺陷或雜質劣化電性,相較之下Mg似乎是最佳的選擇…
側向式高功率GaN HEMT之瓶頸
側向式GaN HEMT發展的瓶頸,若改以垂直式的結構來擔綱或許是個解方,因為其電壓可以跨在一層較厚且低摻雜的drift layer上,故特性表現將類似Si與SiC的功率元件。而且模擬也顯示其優點,如:①因電流經過的有效面積較僅有in-plane電流的側向結構為大,故可提供較高的額定功率;②垂直結構的電場是垂直分布於元件體內…

圖一、為垂直(左)與側向(右)元件的結構示意
垂直式GaN 高功率元件的挑戰
要實現垂直式GaN高功率元件,其實是有一些挑戰需要克服,如高品質的基板、較厚且高摻雜的Drift-region,以及p- GaN的導電性提升等。很幸運的有些挑戰在GaN HEMT發展過程已獲解決,惟有些仍待努力,如:
1. 高品質基板製備
傳統技術中GaN基板是以HVPE製備,但成品受限於高缺陷,低成長速率與小面積等缺點,故難以大規模量產。但正如前述,經由MOCVD技術成長了緩衝層後已可在異質基板,如silicon等,製備準垂直式GaN的基板,值得一提的是…
2. 垂直式結構的蝕刻
為製作GaN 元件垂直方向的電流通路通常需進行溝槽或導通孔的蝕刻,但因GaN材質穩定且偏硬致蝕刻困難,易產生結構缺陷形成漏電流,使元件的導通電阻變大---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