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合成了一項可選擇性地讓水通過之蛋白質模擬物。研究團隊透過模仿生物體,成功地高效率合成出具有水分子可以連續通過之微細孔洞的薄膜。此項研究成果可望做為低能源消耗之技術,取代既有廣泛利用於產業用水淨化之逆滲透法。
目前已知水通道蛋白(Aquaporin)是一項含有水分子可以連續通過之微細孔洞的天然蛋白質,亦被稱為「水之通道」,存在於微生物、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等的細胞膜中。然而由於其結構複雜,合成足以利用做為水淨化膜的數量需要高成本且耗時。
研究團隊合成的仿生蛋白質「Oligourea Foldamers」與水通道蛋白類似,具有允許水分子連續通過的結構,可以去除不純物或物質。此外,由於「Oligourea Foldamers」只有10個胺基酸殘留物,可透過自我組織化形成,因此可以有效率地生產出足以應用於水淨化的數量。今後研究團隊將進一步擴大規模,期應用於產業用水淨化設施,並展開相關效率驗證。
資料來源:
https://chemicaldaily.com/archives/34360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45192942300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