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環境友善與材料創新,河西工業開發「海膽殼」機能性填料

 

刊登日期:2025/10/15
  • 字級

日本汽車內裝大廠—河西工業成功開發出以海膽殼為原料的機能性填料「Uni-lite」。海膽殼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且具有微細多孔結構,比表面積是天然碳酸鈣的30倍,可展現吸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與異味的效果。「Uni-lite」的製程首先是將海膽殼乾燥、粗粉碎,進行化學處理去除碳酸鈣以外的成分後,經再次乾燥、微粉碎後製作而成。
 
由於海膽殼的多孔結構,比表面積大,因此在VOC與氣味吸附方面表現良好。測試結果顯示,將「Uni-lite」混合於汽車內裝用聚丙烯(PP)樹脂後,對甲醛、甲苯、二甲苯等VOC具有高吸附性能。在消臭實驗中,將氣味成分與粉末狀「Uni-lite」封入袋中24小時後,對於甲硫醇、硫化氫、醋酸等展現出顯著的除臭效果。歐盟汽車回收規範「ELV指令」修正案中,已提出未來新車須達到25%再生塑膠使用率的目標。然而部分「消費後回收(PCR)」材料具有特殊氣味。實驗證明,添加「Uni-lite」後可有效減輕異味。此外,使用「Uni-lite」作為填料,亦可降低石油基樹脂的使用量。
 
目前河西工業已推出適用於VOC/氣味吸附劑的粉末狀「Uni-lite」、可提高白色度並使用於填料用途的「Uni-lite Pure」,以及已確認可抑制大腸桿菌等細菌繁殖,可作為液狀抗菌抗病毒劑的「Uni-lite Aqua」
河西工業計畫將「Uni-lite」應用於旗下汽車內裝零件產品,並著手推廣應用於住宅建材、樹脂成型品、半導體材料等領域。此外,針對汽車內裝用途,河西工業將著手投入能分解吸附物質的新型產品開發。河西工業之所以聚焦海膽殼,與全球環境問題密切相關。
 
近年來,世界各地沿岸因海膽過度繁殖,出現啃食海藻導致「海洋生態沙漠化」現象。海藻聚集區的二氧化碳吸收效果據稱是陸地植物的3~6倍。雖然目前已有業者透過捕撈過剩海膽並進行「畜養」以復原藻場,但其加工後剩餘的海膽殼大多缺乏利用價值而以焚燒處理。河西工業希望藉由將廢棄物升級再造(Upcycle),發展成新型材料事業,除了創造收入之外,亦將有助於防治海藻逐漸減少的海洋生態沙漠化現象,恢復海洋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

資料來源: https://chemicaldaily.com/archives/69594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