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T開發出利用廢棄物之甲烷發酵的生質氣體預測技術

 

刊登日期:2024/10/1
  • 字級

根據廢棄物的含水量,甲烷發酵可分為「乾式」與「濕式」,但乾式在預測氣體產生量等方面較難以執行。此外,甲烷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氣體量受「菌叢」的影響。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對於利用廢棄物之「乾式甲烷發酵」,開發了一項預測沼氣產生量的方法。

AIST與引進了乾式甲烷發酵設施的Fuji Clean公司展開了實機實證。首先將紙張與一般可燃垃圾投入並進行乾式甲烷發酵,發現參與分解的細菌群以芽孢梭菌屬(Clostridium)為主。此外,在產生氣體方面,只有一種甲烷細菌「Methanocreus」佔主導地位。由於菌叢幾乎沒有差異,故不考慮細菌數據。

研究團隊亦就廢棄物投入量與氣體產生量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調查,發現投入量與氣體產生量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聯。而與氣體量具有相關性的是平均溫度,並針對這一點利用多元迴歸分析建立了預測模型並驗證其準確性。此預測模型是否可以應用於Fuji Clean以外的甲烷發酵設施還有待觀察,但做為發展落後於濕式方法的乾式研究結果而言,其意義重大。


資料來源: https://chemicaldaily.com/archives/51210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