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鈦基負極材料及電池(下)

 

刊登日期:2022/4/5
  • 字級

柯冠宇、張家銘、曾俊棋 / 工研院材化所

【內文精選】
鈮酸鈦(TNO)負極材料–Ti2Nb10O29、TiNb2O7
大連海事大學Kun Liu團隊使用溶劑熱法製備V5+-doped TNO材料,同時提升了TNO材料之電子電導率和離子電導率。此研究使用溶劑熱法(180˚ C、24小時)合成了前驅物,再經過900˚ C、6小時空氣下燒結得到了V5+摻雜的TNO微米球,標示為Vx-TNOM,x = 0、0.015、0.030 和 0.045,流程見圖十八。XRD與RietveldRefinements顯示V摻雜量為0~0.030時,V摻雜量增加使晶格體積膨脹,由此現象推論V5+主要是插入到TNOM晶格的空隙,也因此導致具較佳比例的V0.030-TNOMs擁有較大的鋰離子傳遞通道而促進鋰遷移。而V摻雜量為0.030~0.045時,晶格體積卻縮小了,原因為半徑較小的V5+ (0.54 Å)取代了較大的Ti4+ (0.605 Å)及Nb5+ (0.64 Å)。以上結果說明V5+摻雜模式既是填隙型又是置換型,拉曼測試亦進一步驗證了這一點。
 
圖十八、V5+-doped TNO製備流程
圖十八、V5+-doped TNO製備流程
 
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提高的電子電導率可能源於形成V5+摻雜後的雜質帶。同時,CI-NEB結果顯示,通過V5+摻雜實現了具有更快離子傳輸途徑的TNOMs框架。電化學性質測試方面,以極板配方為活物:導電碳黑:PVDF = 7:2:1,活物塗重為1.0~1.5 mg/cm2,電解液為含1 M LiPF6的EC:DMC = 1:1 (v/v)組成鈕扣型半電池,截止電位為1.0~2.5 V。作為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V0.030-TNOMs 電極在10C下具有163.5 mAh/g的放電容量和長達2,000次循環的長循環壽命,每次循環的容量衰減僅為0.014%,此電化學測試結果呼應了V0.030-TNOMs具有較好的鋰離子傳導。
 
哈爾濱工業大學Jinlong Gao研究團隊,以固態法合成TiNb2O7,再經由使用雙氰胺(DCDA)作為碳源和氮源的簡易改質製程,製備了一種具有新型表面氮化和碳塗層的TiNb2O7 (N- TiNb2O7@C)。將DCDA溶於DMF,再加入TiNb2O7粉體,攪拌二小時後再經一小時的超音波處理得到一充分分散的懸浮液。此懸浮液置於高壓釜後持溫180˚ C、10小時完成前驅物,離心、過濾、洗淨後再經過600˚ C、3小時的燒過程,得到被覆薄碳層5~10奈米的TiNb2O7,同時顆粒表面的部分Nb5+被還原形成NbN。電化學性質測試方面,以極板配方為活物:導電碳黑:PVDF=8:1:1,電解液為含1 M LiPF6的EC:DEC = 1:1 (v/v)組成鈕扣型半電池,截止電位為1.0~3.0 V。N- TiNb2O7@C初始電容量為268 mAh/g、首圈庫侖效率93.5%,在20C和50C的倍率下分別提供了165 mAh/g和135 mAh/g的可逆容量。相較之下,未改質TiNb2O7初始電容量僅219.3 mAh/g、首圈庫侖效率83.5%,在20C和50C的倍率下分別提供了105 mAh/g和75 mAh/g的可逆容量。N- TiNb2O7@C在10C下也具有良好的循環性能,1,00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在109.6 mAh/g,容量保持率為82.7%。TiNb2O7@C的優異性能可歸因於碳塗層、表面氮化和Nb5+在燒過程中的還原,同時提高了電子電導率和Li+擴散率。這項研究展示了一種簡單的改質技術,可有效提高TiNb2O7用於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科隆大學Heechae Choi研究團隊針對TiNb2O7的缺陷化學,發表了點/線缺陷對TiNb2O7-x的晶體結構和鋰存儲特性影響之研究報告。該研究使用沉澱法合成化學計量比及非化學計量比鈮酸鈦前驅物(具鈮/鈦之氫氧化物),其晶體為非晶質結構,再經過700~1,000˚ C、不同保護氣氛或真空環境、5小時的燒結後,合成了四種鈮酸鈦產物。該成果可歸因於通過減小尺寸和擴大晶格常數和晶胞體積來減少Li+遷移的短Li+路徑之協同效應。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目前於TNO材料及電池的開發現況,已開發出摻雜型TNO材料並進行優化,0.2C、1C、6C克容量分別約260、230、187 mAh/g(圖廿六),已獲證台灣專利,美、日、中專利審查中。以NMC622為正極搭配TNO + LTO複合負極組成全電池,10分鐘可充入80%以上電量,5C充放循環壽命測試5,451圈仍有86.3%的電量---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廿六、工研院材化所開發之TNO負極材料電性測試
圖廿六、工研院材化所開發之TNO負極材料電性測試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24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