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用絕緣增層材料發展趨勢

 

刊登日期:2020/11/25
  • 字級

莊貴貽/工研院材化所
 
2020年為5G元年,各國陸續推出5G服務,帶動周邊零組件、服務、基地台等產業發展。隨著未來5G基地台大量建置,內部需要大量高階晶片,帶動了整體晶片所需的ABF載板產業發展。因應5G的高頻高速傳輸發展,ABF載板層數、面積均倍增,且設計更複雜,同時,ABF絕緣材料之熱穩定、散熱和低介電等特性也將更加重要。
 
前言
隨著第五代通訊技術(5G)蓬勃發展,加速全球對於物聯網(IoT)以及人工智慧(AI)之應用。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更預估2017年至2022年全球物聯網市場每年會有兩位數的增長,並將於2022年突破1兆美元大關。受惠於5G基地台內部使用的核心CPU晶片,以及主動式天線(AAU)模組所需的各類射頻晶片皆使用IC載板,加上資料中心的CPU,以及其他網通設備使用的高階晶片,造成IC載板的需求急速增加,如圖一Yole預估,FC Substrate在2017年至2023年之複合成長率為8%,同時在2020年全球產值會突破30億美元。其中,FC載板需要大量的ABF(Ajinomoto Build-up Film)製程,使增層材料(Build Up Materials)整體產能和市場逐年增大,2020年時產量可達10,000千m2和產值達NTD79億元,如圖二所示。
 
圖一、FC 載板全球產值預估
圖一、FC 載板全球產值預估
  
增層材料( Ajinomoto Build-up Film Materials )
ABF基板材料是90年代由Intel所主導的材料,用於導入覆晶構裝製程等高階載板的生產,可製成較細線路、適合高腳數、高傳輸的IC封裝。其基板核心結構仍是保留以玻纖布預浸樹脂(FR-5或BT樹脂)做為核心層(Core Substrate),再使用增層材料(Build up Materials )疊加的方式增加層數,以雙面核心為基礎,做上下對稱式的加層,但上下的增層結構,捨去原用的預浸玻纖布壓合銅箔的銅箔基板,而在ABF膜層上改用電鍍銅取代之,如圖三所示。如此一來,可以減少載板總體的厚度,突破原有含玻纖樹脂載板在雷射鑽孔所遇到的困難度。近年來,以ABF材料為製程結構的載板也發展到無核心技術,又稱為無芯載板(Coreless Substrate)。此載板結構是除去核心層的玻纖布而直接以增層絕緣材料取代,但加層的部分將視需求以膠片(Prepreg)取代,以維持載板支撐度。以ABF材料架構所製成的載板,最常使用的線寬/線距(L/S)可以達12/12µm,其架構可以分1+2+1(四層板),2+2+2(六層板)等,普遍適合用於FC-CSP(Flip Chip Chip Scale Package)的構裝製程。
 
圖三、IC 晶片剖面圖
圖三、IC 晶片剖面圖
 
因應5G時代,ABF載板製程改變,載板層數大幅提高至10∼16層(一般層數為4~8層),如5G通訊晶片載板層數從6∼10層提高至8∼20層,載板面積將從 37.5 x 37.5mm擴大為 50 x 50mm,相當於需求增加兩倍以上。因此,在全球強勁的高速運算和通訊需求下,拓墣產業研究院估計2019~2023年全球ABF載板平均月需求量將從1.85億顆,成長至3.45億顆,年複合成長率達16.9%。
 
5G 增層材料挑戰
隨著智慧手機的高速發展和高頻通信的興起,在5G電子通訊傳送上也進入了全新的變革。因應目前快速高頻通訊的需求,在IC元件設計和製造上須盡量降低訊號損失和雜訊,維持通訊傳送速度和品質。對於IC載板用之增層材料的介電常數(Dk)會影響到訊號的傳送速度,而介電損失(Df)會影響到傳送訊號時的品質,當這兩種因子較低時,才能縮短訊號延遲(Signal Propagation Delay Time),以及減少訊號的傳遞損失(Signal Transmission Loss),達到最快的傳送速度和維持較佳的傳輸訊號。未來應用5G之增層絕緣樹脂,根據Yole報導,其介電損失特性需求為---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