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利用微小溫度差發電之電池。主要是在零下260℃將直徑0.1mm的黃金細線拉伸,一部份進行精密加工使其達到原子等級。在加工後的細線兩端製造溫度差,促使熱能變成電能。經轉換效率調查可知5℃的溫度差,可產生20μV的電力。且調整在細線上的施力,可以改變電池的磁極方向。雖然是在極低溫狀態下進行實驗,但仍可在常溫狀態進行發電。目前計畫在5年內達到數伏特發電之目標,若應用於體溫與氣溫之溫度差發電的話,將可望利用做為穿戴式感測器之電源。 資料來源: 日經產業新聞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利用風雨發電之人造樹葉 儲能於電力市場之應用契機 新加坡國立大學利用光影差異開發發電裝置 金澤工業大學利用再生能源,建構直流供電系統 Kyocera與Energy Gateway展開家電電力消費與蓄電池的最適化控制實證 熱門閱讀 國際固態電路大會 ISSCC 2025:半導體發展趨勢與記憶體運算技術探討(... IEDM 2024前瞻:鐵電記憶體技術發展與半導體趨勢解析 海洋碳捕獲崛起,更有效率且可望轉換出新經濟價值 由2025 NEPCON Japan看低碳樹脂材料與印刷電路板製程技術與應用 日本綜合化學品製造商聚焦EUV,展望半導體材料領域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