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照明產業發展至今,已從早期的試點工程推動,進一步進展到共同標準研擬建立,未來可望透過合作合資方式,共同建立華人品牌,擴展LED照明市場商機。合作至今,兩岸業者確實建立了共同合作平台;只是,對台灣業者而言,平台建立後能創造出的商機似乎與預期有所差異。造成此結果之原委其實相當複雜,但簡單來說,可歸究於早期兩岸合作基於「互補」為出發點的元素已逐漸模糊,中國大陸LED照明產業快速興起後,地方勢力的抬頭已為兩岸合作增添許多變數。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新創賣點—發揮材料特性,悠遊法規限制 廣島大學開發世界第一款利用稻殼製作的LED 抗冰—2025電動車時代不可忽視的問題 LED人工光源於印度棗夜間光照之應用 人因光與可見光通訊智慧照明系統應用 熱門閱讀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一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二 磷酸鋰鐵(LiFePO4)4680電池, 昇陽已經準備好了 車用顯示面板發展趨勢 邁向全固態鋰電池:固態電解質之傳輸動力學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2022 Touch Taiwan 系列展 名揚翻譯有限公司 捷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東海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友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鑽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科邁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全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華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銀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