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技術的發展上,目前最大的瓶頸仍在於成本過高。根據IEA的資料顯示,應用DAC技術捕獲一公噸二氧化碳的成本高達130-480美元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點選此線上閱讀 2023. 2. 20 出刊 【材料最前線】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負碳排技術—直接空氣碳捕捉的國際發展概況【工業材料雜誌】石化設備塗裝系統劣化檢測的智慧化發展【研討會】產品之公差設計分析 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負碳排技術—直接空氣碳捕捉的國際發展概況 為了抑止溫室效應,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或者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多數經濟體的共識。為達成減碳目標,發展負碳排的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術成為一項重要的減碳策略。建造CCUS設備多針對固定碳排放來源(如煉鋼廠或水泥廠)進行碳捕捉,可以抑止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提升,但若想要進一步降低現存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除了透過種植樹木自然碳匯外,應用碳捕捉直接捕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Direct Air Capture; DAC),以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也是一項可以發展的策略。本文將討論目前全球DAC技術主要發展概況以及DAC發展的困境,以作為國內---《本文節錄自「材料最前線」專欄(作者:陳育誠/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石化設備塗裝系統劣化檢測的智慧化發展 依據國際標準組織(ISO)的大氣腐蝕環境分類準則,大氣腐蝕環境分為C1到C5等級,而臺灣沿岸區域幾乎全為嚴重腐蝕等級C5,其中大潭工業區和台塑六輕甚至超越C5等級,因此如何減緩石化相關設備的腐蝕速度並降低其危害實為刻不容緩。石化設備的防蝕主要以熱浸鍍鋅加油漆型式作為防蝕的第一道屏障,進行塗層檢查可避免腐蝕擴大影響設備和管線的安全。然而,面對石化廠區廣大以及設備複雜的問題,傳統以目測、非破壞檢測進行塗層檢查的方法往往受限於專業知識和檢查速度,難以快速準確地勘定塗層的劣化;而利用光學檢測亦難以追蹤後續影像並進行維修改善工作規畫。因此配合新的檢查技術,逐步邁向數位化與智慧化以掌握塗層劣化---《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34期,更多資料請點選 MORE 瀏覽》 高解析拉曼影像技術&智能化材料製程線上監測技術&自動化回收用光譜分選器檢測模組&全面積雷射 掃描濕潤性檢測儀&非破壞性3D影像結構與特徵分析 產品表現特性分析與參數最佳化模擬技術 & 材料數位設計與應用平台 電鏡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室 精密塗佈產品設計開發平台 & 創新過濾模組—水應用 整合化性分析與應用服務平台 混合分散技術應用平台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創新過濾膜材奈米孔洞淨水模組 光電有機材料及應用技術 高值化合金粉末解決方案 無光罩產業聯盟 沼氣生物脫硫技術 產品之公差設計分析 創新研發計畫書撰寫與計畫簡報實戰班 永續策略藍圖建構與實務 專案管理實務應用技巧 World Smart Energy Week-日本國際智慧能源週 專利盡職調查與技術脈絡圖 鋰電池混漿塗佈製程實務 鋰電池品質工程 生產製程與品管缺失預防-防錯手法應用實務 化合物陶瓷先進製程技術與應用 電子報內容均屬於「材料世界網」所有,禁止轉載或節錄。若您對電子報有任何意見,歡迎指教。材料世界網首頁 │會員中心 │聯絡我們│廣告業務 │訂閱│推薦訂閱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