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學的研發團隊,研發出可使鎂合金具備拉伸性質的新技術。新技術係將鎂合金板切成四片,再夾入純鈦粒子以垂直方向重疊,於爐內施加熱與壓力,使其形成薄板狀,重複該製程三次之後,除了不會降低強度以外,還可將鎂合金的延展性由原本的5%提高至30%,期望可將鎂板材用於壓延成型的加工上。以往皆以鑄造加工為主流,藉著新技術的研發,將重啟鎂材料彎曲特性的評估,期望可應用於航太等相關領域。
新技術係採用添加鋁材料約9%、鋅約1%的AZ91鎂合金,將4片鎂合金進行表面研磨,將純度99.1%、粒徑約40微米的鈦粒子篩過,且均一地以三明治狀重疊,在450℃的爐內施加1噸的壓力,耗時1小時進行擴散接合作業。上述製程反覆進行3次,之後施加熱處理及水燒處理之後,就可製作成複合材料。該複合材料的測試結果證實,破斷拉伸率超過30%,延展性也有大幅的增長。將材料切開觀察其結構,發現其在接合面作為糊口作用的鈦粒子,因熱處理產生均質化,該結構變化的影響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強度。於鎂合金的強化劑中多使用陶瓷粒子,不過陶瓷粒子會降低材料的延展性,對不易進行冷間加工的鎂材料來說,是一大待解決的課題。新技術的研發使鎂合金變得易於進行壓延加工,期望可拓展至汽車及航太領域,以及達到電機相關零件的輕量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