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相液晶顯示器應答速度快、無視角問題、不需配向處理與偏光片,2002年日本九州大學菊池教授首先利用高分子安定法拓寬藍相溫度範圍(260~326 K),2008年由韓國三星公司成功實現了15吋原型機的展示,藍相液晶的研究成了顯學,目前全世界都如火如荼展開研究。而國內研究也有開始萌芽之勢,未來若達成量產,則顯示器產業將出現重大突破,筆者希望透過本文的介紹,能快速串聯整合研發能量,為先進顯示器提早做準備。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顯示面板用膜材減碳技術 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技術與應用 熱門專利組合—液晶材料技術專利組合 「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榮獲2017 R&D 100與綠色科技特殊貢獻... 掌性化合物於液晶顯示器之應用 熱門閱讀 Micro LED量產技術、材料與市場展望 AI系統節能減碳的推手—GaN功率元件(上) 數據驅動熱塑性彈性體數位設計 量子點墨水材料技術 從ALTA 2024看稀土及有價金屬資源萃取、應用及製程循環成果現況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