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技術與應用

 

刊登日期:2018/4/5
  • 字級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面板來自臺灣,液晶顯示器已取代傳統陰極射線管成為主流顯示裝置,其生產量及使用量日益增多,導致廢棄量與日俱增,若因缺乏合適的處理方式,將造成嚴重的環保問題。以現行處理模式雖可將廢液晶顯示器簡單拆解成數個單元並依材料別進行回收,然而對於廢液晶面板卻僅能委託廢棄物處理廠進行掩埋。

本文將從以下大綱,介紹工研院依據液晶面板的結構和材料特性設計一套處理程序,依序將液晶、銦和玻璃自廢液晶面板中取出、純化後,轉化為高值化的再利用產品,2017年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此為全球首創的技術。
‧新興電子廢棄物–廢液晶顯示器
‧各國廢液晶顯示器的處理現況與相關法規
 1. 英國Electrical Waste Recycling Group (EWRG)
 2. 瑞士BLUBOX
 3. 瑞典MRT System International AB
 4. 愛爾蘭ALR Innovations
‧國內外廢液晶面板處理技術之研發概況
‧工研院之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技術

【內文精選】
新興電子廢棄物–廢液晶顯示器
全球液晶顯示器產業在短短數年內蓬勃發展,根據面板研究調查機構(WitsView)統計,2016年全球大尺寸(大於9吋及以上)液晶顯示器的出貨量已達到7.43億片,如表一所示。然而,隨著液晶顯示器的使用量及生產量急遽上升,伴隨而來的卻是越來越多的廢液晶顯示器產生。

就我國現況而言,廢液晶顯示器主要來源以液晶面板廠內的不良品為廢棄大宗。根據電子時報(Digitimes Research)於2017年公布的統計資料,我國於2016年產出之大尺寸液晶面板達到2.31億片,約占全世界總產量的34%,如圖一所示。若以上述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出貨量為例,並將製程良率設定為98%進行估算,我國大尺寸線上液晶面板不良品的年產出量約為471萬片,若再以每片液晶面板約重1公斤(32吋液晶面板平均重量)計算,這些廢液晶面板(Waste LCD Panel)的總重量高達4,710公噸,且還有為數更多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不良品尚未納入計算。故如何妥善處理這些新興的電子廢棄物對我國而言實屬當務之急。

圖一、2016~2017年臺灣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
圖一、2016~2017年臺灣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

工研院之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技術
無論由環保層面或經濟層面思考,廢液晶面板中最關鍵的材料當屬液晶,且為了避免在處理廢液晶面板的過程中因不當處理而產生二次汙染(例如未將液晶取出便進行熱處理,即可能產生有害氣體),處理廢液晶面板的第一個步驟應當是將液晶取出。

工研院深入剖析液晶面板的結構與各材料特性,開發一全新零廢棄的噸級「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設計分離、萃取、純化、萃洗、濃縮和改質等6道程序,以低汙染、低操作成本及高效能的模式依序將液晶、銦和玻璃自廢液晶面板中取出、純化後進行再利用,如圖六所示。

圖六、工研院之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
圖六、工研院之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

在去除液晶後,銦的回收率可達90%,且可濃縮為銦含量30%以上的含銦固體,以作為銦靶材的原料。而玻璃則可改質為隔音、隔熱的綠建材或是改質為可用以吸附銅、鉻、鎳、鋅和鉛等重金屬的奈米孔洞玻璃吸附材料,應用於重金屬廢水之處理。該系統每日可處理3噸液晶面板,並產出3公斤液晶、750公克銦和約2,550公斤綠建材或奈米孔洞玻璃吸附材料….....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呂健瑋、許宗洲/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76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