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碳電極實現1Wh級鋰空氣電池穩定運作

 

刊登日期:2025/11/11
  • 字級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與東洋炭素共同開發了一項可同時實現「高輸出、長壽命、大型化」之碳電極,並利用電極試作出電力量達1 Wh級的積層型鋰空氣電池,且確認可穩定運作。鋰空氣電池相較於鋰離子電池,理論上的重量能量密度可達數倍。NIMS此前已成功開發出重量能量密度達500 Wh/kg級的鋰空氣電池。然而,目前多數鋰空氣電池的研究中,電力量仍停留在0.01 Wh以下。因此,若要邁向實用化,仍須克服包括電池單體大型化在內的多項技術課題。
 
此次研究結合了東洋碳素的「中尺度(Meso Scale)孔徑控制技術」與NIMS的「多孔性碳自立膜製作技術」,以開發能同時解決「高輸出、長壽命、大型化」課題的碳電極。具體而言,係利用以MgO粒子為鑄模的模板法 製作出具有中尺度孔徑結構的碳材料,並調整孔徑大小以符合鋰空氣電池的需求。其後對所得碳粉進行適溫熱處理使其石墨化,藉此提升材料的結晶性與耐久性。
 
此外,研究團隊以開發出的碳粉為主要成分製成漿料,並透過刮刀塗佈法(Doctor Blade)製膜,隨後再利用非溶劑誘導相分離法(Non-solvent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在膜內導入巨觀尺度的孔隙結構(Macropores)。此一設計俾使電池能支援高輸出運轉。製作出的多孔性碳自立膜不僅具有94%的高孔隙率,同時也表現出優異的機械強度。
 
研究團隊將新開發的碳電極應用於鋰空氣電池正極,並進行充放電特性評估後,結果顯示,在1.5mA/cm²的電流密度條件下,能夠進行150次以上的循環穩定充放電。此外,新碳電極的製程已可對應10×10 cm以上的大面積製作。此次試作的積層型鋰空氣電池則採用了4×4 cm大小的電極。

資料來源: https://eetimes.itmedia.co.jp/ee/articles/2509/24/news038.html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