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CMP與電漿處理,以新型接合膜進行300 mm晶圓接合

 

刊登日期:2025/8/12
  • 字級

橫濱國立大學利用新型接合膜ALD-Al₂O₃成功地在300 mm矽晶圓上進行成膜與直接接合。此技術在未經化學機械研磨(CMP)或電漿處理的情況下,即可形成接合界面。
 
ALD-Al₂O₃相較於既有的二氧化矽(SiO₂)或氮化碳化矽(SiCN),具有更高的熱傳導率。橫濱國立大學在與KOKUSAI ELECTRIC公司共同進行的研究中,利用原子層沉積(ALD)技術,在300 mm矽晶圓上形成了厚度5 nm的ALD-Al₂O₃薄膜。經由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與超音波觀察,確認可以形成無空隙的接合界面。
 
此外,橫濱國立大學透過「雙懸臂梁法(Double Cantilever Beam Method)」進行評估,確認具有足夠的接合強度。另透過升溫脫附分析也發現Al₂O₃薄膜中的含水量與內部空隙量會因成膜溫度而異,進而影響接合界面的空隙形成與接合強度。若膜中含水量過高,可能導致接合強度飽和或產生空隙;但適量的水分則有助於接合的形成。
 
由於ALD-Al₂O₃薄膜的熱傳導率高於SiO₂,因此可降低接合界面的熱阻,預期能改善晶背供電網路(BSPDN)結構中的熱管理問題。此項技術無須對晶圓表面進行CMP或電漿處理,預期可簡化製程並降低成本。未來除了取代既有接合材料之外,亦將可望成為因應次世代半導體3D元件散熱問題的製程技術。

資料來源: https://monoist.itmedia.co.jp/mn/articles/2506/17/news010.html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