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化學計畫於2025年上半年開始量產無需前驅物製法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此項技術透過直接燒結金屬製造正極材料,並將擴大適用於新製品,提供在性能、成本、環境友善等各方面更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LG化學將不需要前驅物的正極材料、可實現高容量的高鎳正極材料,以及透過高電壓動作以提高能量密度的鎳材料等列為其產品組合的一部分,並致力於商業化。 此次透過採用新生產製程,將可減少擴大前驅物生產所需的投資成本,並將有助於減少前驅物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與碳排放,且可獲得低溫下輸出性能的改善效果。 資料來源: https://chemicaldaily.com/archives/614255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帝人Frontier開發出適用於LiB之超輕量不織布 村田製作所成功實現LiB電極溫度變化的「原位」觀察 東北大學成功實現鋰離子電池電極之金屬溶出的可視化 下世代超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設計—鋰金屬負極的開發、應用與安全性... 可承受2萬次充放電循環之EV鋰離子電池 熱門閱讀 三菱瓦斯化學積極展開光電融合材料應用提案 含氟廢水回收再利用模式 加氫站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 日本e-methanol產業概況與技術佈局 全球第一個碳-14鑽石電池問世,可望供電數千年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