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的方向只要維持追求小型化、高速化、高可靠度的方向不變,則無可避免的一定會從微米轉移到奈米尺度。本文主要報導日本公司的奈米技術研發狀況,綜觀日本公司切入奈米技術的發展軌跡,許多都是由電子顯微鏡的儀器代理商起家,對奈米技術逐漸深耕,終至有能力改善儀器或將功能融合開發新設備,甚至拓展委託代工的業務。面對即將來臨的奈米技術時代,我們都做了哪些準備?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奈米流體的電子冷卻應用 奈米粒子量測標準 京大與三菱化學將提供CNF專利供外部使用 奈米纖維技術及機能服飾開發 光熱轉換效率高達90%的氮化鈦奈米粒子 熱門閱讀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一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二 磷酸鋰鐵(LiFePO4)4680電池, 昇陽已經準備好了 車用顯示面板發展趨勢 邁向全固態鋰電池:固態電解質之傳輸動力學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2022 Touch Taiwan 系列展 名揚翻譯有限公司 捷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東海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友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融貿易有限公司 台灣鑽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科邁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全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工研院材化所 材料世界網 華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銀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誠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