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大學利用源自植物的生物降解性物質,開發了一項具有高安全性之二氧化碳減排技術。利用促進礦物溶解並捕獲金屬離子的生物降解性螯合劑,二氧化碳可以有效率地儲存在地下並固定在礦物中,藉此將可望有助於實現碳中和。
將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岩層地質構造中的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漸受矚目,但岩層中礦物質在20~50℃度左右的溶解速度較慢,岩層的孔隙量、連結性、滲透性往往也較低。有鑑於此,東北大學利用了可溶解礦物質的L-谷氨酸二乙酸(GLDA)等植物由來生物降解性螯合劑。將高反應性之酸性螯合劑水溶液注入岩層後,促進了岩層中礦物溶解而形成孔隙,增加二氧化碳貯留空間並改善了與二氧化碳注入性相關的滲透性。
此外,將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對於碳酸鹽礦化具有效性,且使用海水可以減少水資源消耗,但二氧化碳會與海水中的金屬離子反應。新開發的方法透過將含有溶解二氧化碳螯合劑的海水注入岩層中,螯合劑可捕獲海水中的金屬離子並抑制其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此後,螯合劑在岩層內生物降解,釋出捕獲的金屬離子,二氧化碳與其反應後並做為碳酸鹽礦物予以固定。東北大學也利用螯合劑、海水、玄武岩進行了實驗,包括反應性極低的變質玄武岩在內,皆實證了室溫下的碳貯留與礦物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