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民 / 工研院材化所
【專題導言】
紡織和服裝業是全球最具污染性的行業之一,每年約產生1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0%,超過了航空及航運業的總和。紡織業的碳足跡主要源於高能耗、用水量和化學品的使用,以及大量紡織廢料的產生。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制訂了時尚業氣候行動憲章,目的是為該產業提供至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路徑,以符合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5˚C以內的目標。目前已有125家時尚企業與組織加入該憲章,承諾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紡織品的生產供應鏈覆蓋範圍廣泛且複雜,從原材料的種植、加工,到紗線、布料的編織、染色、整理,再到產品的製造及分銷,各個環節都需消耗大量能源。儘管紡織品的應用範圍廣泛,包括室內裝飾、汽車內飾、地工紡織品、農業紡織品及衛生紡織品,但該行業的核心驅動力仍然是時尚,因為全球約60%的纖維生產都是為服裝而設計。近年來,合成纖維的使用呈現爆發式增長,聚酯纖維已經超越棉花成為最廣泛應用的時尚面料。然而,合成纖維的碳排放遠高於棉花,加上快時尚和產品生命週期縮短,消費後的紡織廢料大量增加,導致垃圾填埋場和焚燒量顯著上升。如果缺乏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策略,對環境的影響將進一步惡化,一旦被消費者丟棄,將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緩解氣候變遷,時尚產業必須從目前的中度減碳路徑轉向更加積極的減碳策略。因此,本期「低碳紡織循環材料的創新技術」專題將深入探討紡織業對氣候變遷的貢獻原因及當前的發展趨勢,並詳細介紹減碳技術,旨在推動從線性商業模式向循環閉環模式的轉型,以降低紡織產業的碳足跡。其中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包括回收、再利用和再生利用廢棄紡織品;此外,引入可再生能源、使用二氧化碳來源的負碳材料、推行低碳材料的可持續生產流程,並提升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率,都是實現減碳目標的關鍵途徑。期許透過本專題的深入探討,能夠激發業界對於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共鳴和行動。未來,紡織業的低碳轉型之路,需要每一位從業者和消費者共同努力,為地球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