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之國際醫療發展趨勢

 

刊登日期:2023/2/1
  • 字級

林巧潔 / 工研院生醫所
前言
德國杜塞道夫國際綜合性醫療展Medica,被公認為世界最具影響力之醫療貿易展,可說是全球醫療趨勢風向球。隨著疫情逐漸趨緩,Medica於2021年已重啟實體展,根據Medica官方資料顯示,2022年更是有超過70個國家、5,500多家廠商參展,並且於11月14日至17日四天展期內,吸引超過8萬名訪客參觀,參與踴躍程度已非常接近2019年疫情前之盛況。展會同往年,分別有實驗室設備與檢驗試劑、影像診斷/醫療設備與器材、拋棄式與消費性醫材、IT智能系統與解決方案以及物理治療與骨科技術等5大類技術展區,可說是匯集各方面最先進醫療技術之展覽。 
 
投身於最新檢驗科技,探索顯微鏡下的世界—實驗室設備與檢驗試劑
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現今醫療診斷所面臨之挑戰已比過往複雜許多。該如何獲得更快、更精準之診斷結果已成為趨勢,2022 Medica展會也匯集了最新之實驗室檢驗技術及產業發展趨勢!
 
於近幾年Covid-19疫情當中,經過數十年研究之RNA療法及技術應用逐漸隨著相關疫苗之開發而受到重視。於2022 Medica LabMed Forum其中一熱門主題即為RNA療法之趨勢及相關產業發展。德國知名細胞生物學家Dr. Peter Quick於Medica展會面談專訪活動時提到:隨著近年遺傳工程技術及精準度不斷發展提升,RNA療法已將傳統疫苗療法推展至另一個次元。除近幾年為人所知的Covid-19疫苗之外,RNA療法也逐步拓展至癌症、眼科、感染性疾病及代謝疾病治療等應用。此發展趨勢也可從相關單位核准案件數量中觀察到相同現象:至2021年底前,僅有10幾個RNA療法通過美國FDA核准;然而於2022年,就有超過20項使用RNA療法進行之臨床試驗啟動,由此可見此技術將成為未來之潮流。而在此波技術發展過程中,如何進行生產、診斷、到治療過程中各階段品質管控,將成為技術發展的重要關鍵。因此,預估像是基因定序、藥物載體效能評估相關檢測試劑、流氏細胞儀相關技術、生物效能檢測試劑等產業皆會隨之而起。
 
另一因Covid-19疫情而受到重視之主題則為病原之檢測技術發展。於疫情流行初期,全球各大醫療院所皆面臨病原檢測試劑短缺、設備受限等困境;除此之外,為能掌握所有確診患者,全球檢驗科醫護人員也日以繼夜不斷面對大量檢體,反映出現今病原檢測技術之不足。因此,快速診斷、方便攜帶、且靈活應用度高之多病原檢測技術,也成為發展趨勢。美國Nanomix公司即推出手持式檢測儀 (如圖一),幫助醫護人員於10-15分鐘內進行Covid-19病原或敗血症相關生物標誌進行檢測,大幅度減縮短了檢體運送、診斷檢測等時程,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圖一、Covid-19病原及敗血症生物標誌手持式偵測儀 圖一、Covid-19病原及敗血症生物標誌手持式偵測儀
 
邁向尖端醫學技術—影像診斷/醫療設備與器材
為能幫助病人加速術後復原時間、減少傷口感染及術後併發症風險,醫療機器手臂已成為現今外科手術趨勢。最為人所知的機器手臂 (如圖二),即為2000年上市之達文西手臂。目前已有超過5,500套達文西手臂安裝於全球各大醫療院所,與外科醫師共同執行超過700萬台手術。醫療機器手臂開發至今,除能提供清晰的3D影像並透過螢幕設備將畫面放大數十倍,以幫助外科醫師觀測手術部位之外,醫生只要透過操控搖桿,便能觸及原本難以到達之手術部位,進行高精準度之手術操作。
  圖二、醫療機器手臂於外科手術之應用
圖二、醫療機器手臂於外科手術之應用
 
現今醫療機器手臂最大之限制為其所搭配之內視鏡配件。目前用於醫療之內視鏡技術可為含大量光纖成像元件之軟式內視鏡,其柔軟的材質設計可幫助器械深入至體內隱密或難以到達處,幫助醫生進行觀測診斷。但是其柔軟的結構設計並不適用於進行任何手術操作。若欲進行內視鏡手術操作,則需搭配結構具強韌度之硬式內視鏡進行使用,但往往無法到達軟式內視鏡所能觸及之區域。因此,該如何突破現今內視鏡技術瓶頸,更進一步拓展醫療機器手臂之應用逐漸成為趨勢。來自斯圖加特大學醫療技術研究所的Dr.Peter Pott於Medica展會面談專訪時提到:體積小、功能強大之單次使用軟式內視鏡,有望解決目前所遇到之瓶頸。除此之外,雖然軟式內視鏡用於胃腸科診斷治療已有超過50年以上之歷史,但對於醫生而言仍是操作相當複查之器械。因此,若能將此技術結合---以上為部分節錄內容,完整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