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材料:氮化物半導體

 

刊登日期:2023/1/5
  • 字級

賴昆佑 / 中央大學光電系
 
三五族氮化物是一種很特別的半導體,她有特別的性質,也有特別的歷史。現在,氮化物半導體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電動車、5G通訊、智慧電網都少不了她,報章雜誌也常常提到她,還幫她取了一個俗名,叫「第三代半導體」。除了跟電相關的應用,氮化物量子井還有超高的發光效率,是LED的關鍵材料。這些讓人驚豔的特性與用途,都是在極高的缺陷密度中被展現出來的,所以有科學家說她是「神秘的材料」。其實氮化物不只能調節電、產生光,更可以感測DNA,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她是怎麼做到的。
 
【內文精選】
氮化物半導體的新應用
InGaN磊晶層容易形成點狀結構,產生絕佳的載子侷限效果,這種特性很適合發光,也很適合感測。在生醫感測的領域中,有種技術叫「表面增益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是許多科學家認為極具潛力的感測方式。
 
SERS是一種光子帶動電子共振的現象。每一種分子在固定的環境溫度下,其高階軌域電子都有相對應的振動頻率,這個振動頻率在入射光的激發下會改變,當振動中的電子從激發態回到穩定態時,會發出光子,就是所謂的拉曼散射光。因為每種分子裡的電子振動頻率都不同,發出來的拉曼光波長也不同,因此,每種分子都有其專屬的拉曼訊號。分子的拉曼訊號,就像人的指紋一樣,具有很高的辨識度,這是生醫感測元件(Biosensors)追求的功能,感測元件的辨識度越高,誤判的機率就越小。
 
圖三是典型的SERS結構。為了要放大微弱的拉曼光,SERS結構需要金屬奈米顆粒,而且奈米顆粒的間距必須非常短(<10 nm),才能形成奈米共振腔,也就是所謂的「熱點(Hot Spot)」。若熱點附近出現待測分子(如DNA),熱點就能與分子產生耦合(Coupling),藉此引發局部表面電漿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將拉曼光放大數萬倍以上(>104)。除了LSPR效應,SERS的超高訊號倍增能力,也來自於「電荷轉移共振(Charge Transfer Resonance)」。顧名思義,電荷轉移共振就是藉由電子轉移的機制,引發的共振效應。電子轉移的路徑,可以從分子的低階軌域到金屬;也可以從金屬到分子的高階軌域。一般來說,電荷轉移對SERS的貢獻不如LSPR,大約只能讓拉曼光增強10 ~ 100倍。
 
圖三、SER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的結構示意圖,顯示熱點(Hot Spot)訊號必須在奈米金屬球間距小於10 nm、且附近有待測分子的條件下,才會出現
圖三、SER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的結構示意圖,顯示熱點(Hot Spot)訊號必須在奈米金屬球間距小於10 nm、且附近有待測分子的條件下,才會出現
 
圖三除了說明SERS的結構與機制,還點出了SERS的最大問題:穩定性不足。這個問題,源自於SERS的基本原理,無論是LSPR或是電荷轉移,這兩種共振產生的光強度,都對光源(待測分子)的位置極度敏感。從圖三中我們可以看到,DNA必須非常靠近熱點,在DNA裡振動的電子,才能將產生拉曼光的能量耦合至熱點裡的金屬電子,讓金屬表面的自由電子隨著拉曼光的微弱電場一起振動,再藉由熱點(奈米共振腔)裡的LSPR效應,將拉曼光增強。對電荷轉移效應來說,DNA與金屬之間的電子轉移,也必須發生在熱點附近,才能透過熱點裡的電子共振,放大拉曼訊號。
 
就提升SERS強度而言,InGaN量子井能增加電荷轉移路徑,讓參與共振的電子變多,如圖五所示,該圖顯示DNA、Au、量子井三種材料的能帶圖。大多數SERS結構建立的電荷轉移路徑,僅限於分子與金屬之間,也就是圖五中的μ1、μ2、μ3三條路徑,能量低於分子HOMO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的電子,被雷射激發後,可透過這三條路徑,轉移到可以自由振動的能階,增加拉曼光強度。若將分子與金屬固定在InGaN量子井的表面,InGaN裡的量子能階,就透過額外的三條路徑(μ4、μ5、μ6),補充更多的共振電子至Au或量子井的導電帶,讓SERS強度進一步提升。
 
圖五、DNA、Au與InGaN量子井的能帶關係圖。量子井內的電子可藉由μ4、μ5、μ6三條路徑轉移到Au表面,因此提升SERS的強度
圖五、DNA、Au與InGaN量子井的能帶關係圖。量子井內的電子可藉由μ4、μ5、μ6三條路徑轉移到Au表面,因此提升SERS的強度
 
就增加SERS穩定度而言,InGaN量子井(或量子點)能在極小的空間內,困住大量的電子,產生極高的電子濃度。這種高濃度的電子群,若非常靠近金屬(距離<10 nm),在雷射激發下,很容易跟金屬表面自由電子產生共振,這就是表面電漿效應---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33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