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與鳥取大學、住友化學利用具有柔軟性之固體電解質材料,共同開發了一項「柔固體」型電池。電解質為固體的全固態電池可望解決既有電池在容量、充放電時間、安全性相關問題而受到廣泛關注,但由於以硫化物類無機化合物為基材的固體電解質堅硬且缺乏柔軟性,因此仍有如何與電極間的界面接合等問題尚待解決。此外,一般是以向單電池施加壓力使其接合讓電池作動,但加壓所需的零組件促使重量與製造成本提升,且仍有接合性較差以致性能降低的問題。
一直以來,京都大學利用具有柔軟性的固體電解質,推動無須施加壓力即可讓電極與界面接合之柔固體型電池的動作實證。此次京都大學與鳥取大學、住友化學經過反覆試誤的結果,透過使用新材料並以非加壓方式成功地達到了約230 Wh/kg 的容量,且無加壓方式可省去加壓所需的零組件,藉此將有助於降低電池的重量與成本。此外,更高安全性的固態電池將可望更快投入實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