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氣通信大學與青森市、新創企業FORTE共同展開了一項「積雪發電」的實證實驗,係利用雪與太陽熱之間的溫差以轉動渦輪機的機制,並於12月在廢校的學校游泳池實施。預期發電效率可與太陽能發電匹敵,研究團隊將進一步確立發電技術。
電氣通信大學開發的發電系統係利用積雪冷卻水池中的傳熱管,並將冷空氣輸送至吸收了太陽熱量的冷媒,使其內部產生對流。若能確保在深度1公尺處將–5℃的雪變成1℃水的溫差(6℃),推估將可獲得與使用10~15平方公尺面板之太陽能發電同等的電力。在實際發電中,預計將會活用數十度以上的溫差。
2023年3月前將在青森市的學校水池中收集積雪,並驗證可以為校舍內的設備提供多少電力。燃燒1公斤汽油所產生的能量換算成需要的雪量相當於0.07個25公尺游泳池(300立方公尺),而47個游泳池的量則可確保人均年用電量。
青森市為了確保冬季道路安全,每年在除雪上投入約60億日圓,利用除雪車、卡車收集積雪,並將其傾倒在海中。然而雪本身即為自然資源,應予以有效利用而非捨棄。今後研究團隊除了活用廢校與閒置土地之外,亦考慮有效利用溫泉熱能等其他既有未利用的資源。
在利用溫差發電方面,商船三井亦積極投入利用海洋表層與深層之間海洋溫差熱能轉換的實用化,並計畫在2025年前達到發電成本20日圓/kWh的目標。以經濟產業省的試算數值進行比較,預期2030年時海洋溫差發電可望比海上風電或石油火力發電更為便宜。由於積雪發電可以利用比海洋熱能轉換更大的溫差,因此積雪發電技術一旦確立,將可望有進一步降低成本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