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雅雯、陳亭秀、鄭敬哲 / 工研院材化所
「永續循環」、「機能性」及「數位創新」是未來戶外休閒紡織品發展主軸。科技與創新將機能性紡織品與運動時尚融合得更為美好,例如利用更先進的設計與製造流程,選擇可重複使用/循環利用的原材料和加工方法,消除產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化學物質,提升產品耐用性以及解決後續廢棄物處置問題等;同時透過特殊纖維或布料組織結構之開發,賦予戶外紡織品具備吸濕排汗、透濕防水、防風、抗UV、抗菌除臭、隔絕保溫、Body Mapping設計及輕量透氣等機能性。此外借力跨域合作、智慧數位化織造與數位化平台創新,是邁向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歷程,也是戶外休閒紡織品推動方向!
【內文精選】
前 言
市場調研機構Euromonitor 2021年全球整體服飾及全球運動服飾市場規模報告指出,全球整體服飾市場規模為13,687億美元,其中運動服飾市場規模2,168億美元(如圖三),且受惠於COVID-19疫情後的消費動能復甦,較2020年成長22.6%。但預期2022年消費將回歸理性,預估2022年成長率約10%,機能運動服飾市場成長24%,戶外服飾市場成長19%。全球戶外服飾市場雖占整體運動服飾市場僅約16%,卻是紡織領域中成長相當快的市場之一。在全球運動休閒的時尚流行趨勢下,兼具流行性、機能性、多功能性的服飾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大。
圖三、全球運動服飾市場規模
戶外休閒紡織品趨勢及應用
戶外紡織品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展覽,就是美國丹佛夏季戶外用品展(Outdoor Retailer Summer)及慕尼黑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ISPO Munich)。近年來這兩個展覽的焦點已逐漸轉移至機能性紡織品上,加上疫情過後影響,人們對於城市內短途戶外運動的需求逐漸增多,透過近年展覽訴求,未來戶外休閒紡織品(Outdoor Leisure Textiles)可分為「健康(Health)」、「永續(Sustainability)」及「數位創新(Creativity &Digitalization)」三大趨勢主軸進行探討。
2. 永續:新永續材料及創新應用
紡織產業為全球第二大汙染產業,僅次於石化工業。絕大比例的紡織廢料發生在成衣生命週期的末端,以英國為例,每年估計有35萬噸舊衣物丟入垃圾掩埋場,英國非營利組織—廢棄物及資源行動計畫(Waste & Resources Action Programme; WRAP)以協助減少廢棄物、發展永續性產品為目的,並有效利用資源。
台灣作為全球大型的紡織品供應產業,已居永續環保布料的領導地位,特別是在機能性的運動服裝中,扮演紡織品研發與創新的重要角色。台灣擁有超過4,300家紡織成衣工廠,雇用超過140,000名員工,而強大的石化產業讓台灣可以自行用較低的成本與較短的時間生產人造合成纖維,也促成台灣在紡織業的研發能力。
因此,紡織產業走向環保與永續,是當今刻不容緩的課題。現今除了開發新永續材料為重點,朝向以循環設計為核心,同時考慮產品在生命週期結束時之處理方式,訴求減塑承諾並擴大採用回收聚酯材料的環保需求外,在產品生命週期結束後的回收再生方式和解決方案亦是產業努力的方向。
(1) 新永續材料發展趨勢
因應循環設計需求所採用的新永續材料,主要包括單一材質設計、新回收材料、生質或易分解材料等三大方向。
② 減塑承諾及新回收材料
隨著全球對減少塑膠浪費和海洋垃圾對環境衝擊等議題的關注,近年來採用回收合成纖維材料成為運動和戶外產品的主流。除回收聚酯持續擴大使用外,品牌也開始尋找其他可回收廢料的「新行銷故事」。
3. 數位創新
COVID-19疫情下,紡織產業的數位發展趨勢更加明確,促使業者將紡織產業的創新領域聚焦在數位創新。另外,受疫情因素使指標性國際展會無法以實體方式展出,轉為透過數位平台展出,也進而加速數位平台發展的速度。
(2) 新跨域合作
運動和休閒產業在跨域合作創新研發案例已不勝枚舉,包含品牌商與競爭對手、布料廠和原料供應商以及研究機構和學術機構所進行的合作。
以Houdini One Parka雲端數位身分夾克為例,瑞典戶外品牌Houdini、物聯網平台EON和拉鍊供應商YKK共同合作,運用EON的CircularID™ Protocol測試版本(圖廿六),將YKK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 Touchlink互聯拉鍊,安裝到Houdini的One Parka夾克,每件夾克有各自的雲端數位身分,對於辨識和管理循環經濟中的產品和服務極為重要---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廿六、EON CircularID Protocol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30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