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循環永續—鋰電池的循環之道

 

刊登日期:2021/3/5
  • 字級

【專題導言】

當特斯拉的電動車頻繁地從我們身邊無聲無息閃過,赫然驚覺電動車的時代已經展開了!電動車解決了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也連帶降低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總量,不可不說是對地球環境帶來正面的效益。然而,電動車的動力來自何處?自然是電池無誤。當電動車日益增多,電池的用量自然增長,而電池的組成主要來自地球的金屬資源,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對地球資源的耗損嗎?所幸人類對環境永續經營的意識逐漸覺醒,驚覺不可無止盡、線性地將地球資源恣意消耗。於是開始思索如何將電池資源循環式地使用,讓它們變成一種能夠輪轉流動的物質。

鋰電池要怎樣的循環,才能使人類的能源資源能夠永續?透過怎樣的分類才能讓車用電池有效地降階使用,轉變成定置型儲能應用?而當電池已經無法再作為能源供應者,其中的各項組成要如何搖身一變,再度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我們需要哪些周邊搭配措施,才能讓循環能夠運轉順暢?這些問題會一直浮現在所有關心地球資源的朋友腦海中,盤桓不去。

在本期技術專題中,嘗試藉由專家學者的筆,將他們所研究的成果、或是聽聞的世界各國經驗,呈現在所有關心地球永續發展的讀者面前,來了解如何實現鋰電池的循環經濟。從臺北科技大學王立邦教授團隊的調查,我們可以清楚見到我國鋰電池產業中的物質流布,對台灣鋰電池產業的管理策略能有清楚的輪廓。在吳笙卉副研究員及方家振經理的引導下,可以一覽全球鋰電池循環經濟的運作模式,取得他山之石的功效。而藉由李清華教授研究團隊的研究分析,思考珍貴的資源該如何有效回收再利用。在林欣蓉博士及謝少棟副研究員的文章中,則是讓我們咀嚼思索如何讓回收的資源能有另類高值化的轉換機會。

循環是人類在地球能夠更長久生存的不二法則,在了解鋰電池的循環經濟模式中,也會誘發我們對於身邊所有產業的循環發展模式有新的想像。「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就讓我們用堅持的心,為我們的子孫留下永續的地球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