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自動駕駛,「非接觸服務」陸續上路

 

刊登日期:2020/7/27
  • 字級

范淑櫻編譯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在2020年4月的調查顯示,2030年自動駕駛車的全球需求將可望成長至420萬台以上,2030年之前的年平均成長率(CAGR)則達到63.1%。
 
Grand View Research也指出,由於Google、Tesla積極發展自動駕駛系統,自動駕駛相關研究開發呈現飛躍性的進展,對自動駕駛車的期待已逐漸成為可實現的未來,進而促進了自動駕駛市場的擴大。此外,今後數年內,各國對於自動駕駛的法規制度將日趨完備,相關驗證也會趨於大規模化。自動駕駛車需求擴大的國家則包括美國、中國、日本等。
 
另一方面,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亦在2019年5月提出了一項市場預測報告,預期2030年時ADAS/自動駕駛系統的全球搭載台數(新車搭載基礎)將可望達到8,390.5萬台,其中Level 4(高度自動化:限定區域內的完全自動駕駛)、Level 5(完全自動化:無區域限制的完全自動駕駛)共約有1,530萬台,屆時整體新車中將有18%為自動駕駛車輛。與2025年僅佔2.57%的比例相比,到2030年的5年間,自動駕駛車將可望大幅度普及。
 
近幾年自動駕駛的發展備受矚目,不僅是汽車產業的當紅科技之一,電子業界也將發展智慧交通、自動駕駛視為後智慧手機時代可能的新藍海。各大品牌車廠、車用電子系統大廠、電子產業巨擘等皆相繼投入,並已著手進行自動駕駛科技實際道路測試。
 
表一、ADAS/自動駕駛系統的世界市場預測
表一、ADAS/自動駕駛系統的世界市場預測
 
然而,正當自動駕駛逐漸成為現實之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了多數自動駕駛測試或搭乘服務計劃。日本自動車工業會原訂將於7月舉辦大規模自動駕駛實證展示,共計有10家企業、約80台自動駕駛車參與,但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已於4月底宣布延期舉辦。
 
福特汽車亦於日前發表,受新冠疫情影響,福特出現巨額虧損,在重新檢視事業發展戰略之下,原訂於2021年展開的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服務也將推遲至2022年。此外,為遏止新冠疫情的傳播,Waymo、Cruise、Argo AI、Pony.ai、Uber等也都宣布暫停涉及備用人類駕駛員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未來一段時間或許將有更多企業被迫調整自動駕駛研發規劃。
 
然而,在新冠疫情擴大的逆風之下,「非接觸(Contactless)」一詞特別受到矚目。世界各地由於封城、長期居家隔離等防疫措施,以致運輸和行動受到限制,讓購買物資更為困難。於此之際,自動駕駛技術的活用乃相繼出現,尤其是自動駕駛之「非接觸配送」服務也因為疫情而格外受到矚目。
 
利用自動駕駛之「非接觸配送」的優點包括下列5項:
1. 減少接觸,有助於防止疫情擴大
利用自動駕駛配送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夠避免或減少人與人的接觸(Contactless),降低飛沫感染的風險。受到疫情延燒影響,不論是利用者或配送人員都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之下,運輸公司普為如何因應所苦。在此狀況下,利用無人配送車輛或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配送機器人,在宅配到府之前透過智慧型手機聯絡,再由配送車輛或機器人交付物品,基本上就可免除人與人的接觸。另一方面,相關技術亦可望促進配送站等倉庫作業的無人化。
 
2. 配送無人化可因應人力短缺需求
運輸物流業界出現駕駛人力慢性不足的傾向,隨著電子商務市場逐日擴大,帶動高頻、小量、多元的非計畫性物流需求規模快速攀升,宅配量增加、再配送問題等都可能讓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哩路(Last-miles)出現破綻,而---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物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