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探勘–地熱發電的門檻

 

刊登日期:2020/5/5
  • 字級

【專題導言】

地熱發電不僅是穩定的基載電力,也是潔淨的再生能源,可有效降低因發電造成的空氣污染及改善碳排放,同時亦可衍生多目標利用等經濟價值。自1950年代起蓬勃發展,至2019年,全球地熱發電總裝置容量已達15.4 GWe。臺灣地處太平洋火環帶,鄰近的日本、菲律賓及印尼等國家均已躋身地熱發電大國之列,沒有人會懷疑臺灣的地熱發電潛能。

臺灣自民國60年代起展開全國性的地熱探勘,並於民國69年在宜蘭清水建立了首座3 MWe地熱發電廠;當年經費充足,但地熱探勘技術與發電經驗相對不足,造成清水地熱發電廠終因結垢問題無以為繼,於民國82年停止發電,間接造成國內地熱探勘與發電停頓。民國95年能源局重啟地熱發電計畫,歷經十餘年後,成功吸引國內外企業關注,開創了國內地熱發電前所未見的契機。但是,令投資者擔憂與顧慮的關鍵,仍在於如何有效降低投資風險。

由全球成功的地熱發電模式分析,「探勘」是地熱發電開發進程中風險最高的階段,但發電是穩定獲利的產業且攸關能源自主之國安議題,故政府部門若能提供可靠的地熱探勘成果,降低地熱發電前期的投資風險,自然能吸引並促成企業投資。因此,若欲趁國內這波地熱發電推動熱潮,順勢促成地熱發電產業,則「採取有效的地熱探勘程序」及「提高地熱探勘精度與可靠度」,實乃地熱發電成功與否的關鍵。

過去國內針對一些地熱潛能區重啟的探勘工作,除了探勘及鑽鑿等技術性問題外,在探勘程序上,因區域性探勘資料不足,或太快進入場址精查及地熱探勘/生產井鑽鑿,導致鑽探成功率降低,消耗了預算與時間等資源,也直接打擊對地熱資源開發的機會與信賴,殊為可惜。有感於地熱探勘、鑽鑿及防蝕防垢等技術在推動地熱發電產業中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本技術專題特邀請國內在該領域擁有豐富實作經驗的專家,在有限的篇幅內撰文分享技術心得及國際成功的地熱開發策略,提供相關部門及產業參考。期盼各領域齊心協力,為臺灣開創永續潔淨的環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