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照明燈具邁向系統應用

 

刊登日期:2019/4/5
  • 字級

全球LED產業發展已臻成熟,LED從節能照明應用快速延伸到系統整合與「光即服務」商業模式,讓照明加入以人為本的設計概念,更讓LED產品拓展其光源附加應用價值,推動更多的跨域產業高值化應用。
 
本文將從以下大綱,從全球LED照明產業發展趨勢切入,簡述國際照明大廠發展動向與創新商業模式,並提出相關的智慧光環境系統應用案例,讓讀者能夠快速地了解產業發展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
‧前言
‧LED產業發展現況
‧國際發展趨勢
‧智慧光環境照明系統應用
 1. 人本照明系統應用
 2. 高值化創新應用
‧未來展望
 
【內文精選】
前 言
過去全球各國相繼擬訂技術發展藍圖,積極投入發展高效能光電半導體固態照明技術,推動綠色環保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之新興政策目標。在眾多的節能照明技術議題中,LED光源成為了新世代的先進照明產品,LED光源產品具備體積小、長使用壽命、高發光效率、低能源消耗等特性,技術特徵大幅優於傳統照明燈具,因此能夠協助紓緩全球能源缺乏的困境,並成為各國綠色節能環保議題的重要角色與發展新方向。
 
因應綠色照明應用的快速興起,國內外LED產業也由基礎元件技術開發,逐漸轉型聚焦照明燈具及系統應用,並為LED產業帶來更多的應用商機。根據國際市調機構MarketsandMarkets報告指出,有鑑於消費者對節能照明的需求提高、LED價格降低與逐年提高的市場滲透率,將持續為LED產業帶來相當可觀的產值效益,預估2022年全球LED照明市場產值將達924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CAGR) 21.23%,年度市場規模預測如圖一所示。
 
圖一、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
圖一、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
LED產業發展現況
過去我國LED產業聚焦於磊晶及元件的基礎技術開發,成為全球產業發展重要基地,隨著技術能量提升與市場需求湧現,更將技術版圖拓展到封裝與照明應用。經過35年的發展,產業價值鏈已建構得十分完整,透過上/中/下游的串聯與整合,更是將我國LED技術產業推向國際市場,並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國之一。我國LED照明產業架構如圖二所示。
 
圖二、我國具備完整的LED照明產業鏈
圖二、我國具備完整的LED照明產業鏈
國際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智慧生活與物聯網議題的興起,國際照明大廠積極投入智慧照明(Smart Lighting)系統的開發,LED照明將跨域整合智慧光源模組、融合感知、自動控制、無線通訊、系統整合、大數據運算、數據資料庫、雲端平台與軟體等產業,形成智慧化服務系統,如圖三所示;並逐步聚焦終端場域光環境設計與應用,依據後端客戶需求調整智慧照明系統,提供客製化服務產品。商業模式將不同於過去的光源與燈具之販售,而是延伸至系統整合與提供服務解決方案,商業型態大幅改變,同時產業的進入門檻也將大幅提高。國際大廠為因應商業模式的轉變,積極轉型為照明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具相當規模的企業將透過自有的一條龍生產體系來進行串接,或透過跨域策略聯盟與公司併購的方式,以加速建構智慧照明系統整合能量。
 
在競爭激烈的照明市場中,公司的轉型儼然已成為企業尋求永續經營的唯一選項。國際大廠飛利浦照明(Philips Lighting)於2015年開始積極布局照明系統應用市場,使得照明營收有逐漸回升的跡象;於此同時,全球LED照明產業之競爭也日趨激烈,因此,Philips Lighting將更多資源投入智慧照明和解決方案等高階應用市場,以期望獲取更為穩固的領導地位;同時Philips Lighting的經營策略做了相當大的改變,賣光源、燈具已不再是產品經營主軸,而是進階為賣服務,同時更在創新流程中導入循環經濟的概念,提供並實現「光即服務(Light as a Service; LaaS)」的商業模式(圖四)。在積極轉型與求變的發展過程中,Philips Lighting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2018年5月將公司名稱更改為Signify,並對照明重新進行定義—「光已成為一種智慧語言,可連接並傳遞訊息」。
 
智慧光環境照明系統應用
2. 高值化創新應用
現階段全球LED照明大廠除了持續積極開發照明服務方案外,也開始思考如何將產品推動到照明之外的高附加價值市場,積極嘗試改變既有的商業模式,並轉型為照明系統服務商。其中LED照明結合可見光通訊(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VLC)技術,就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應用,應用情境如圖六所示。
 
LED照明具有明顯的指向性與區域侷限性,因此可見光通訊也非常適合發展室內精準定位管理應用(Locationbased Service; LBS)。國際上案例,如Philips Lighting在法國大型量販商家樂福的里爾分店導入LED室內定位照明系統,透過即時偵測顧客位置,傳送顧客所需的商品資訊、位置和購物優惠等訊息…...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戴光佑、溫士逸/工研院電光系統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88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