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熱固型複合材料的開發與應用

 

刊登日期:2018/2/5
  • 字級

苯并噁嗪樹脂(Benzoxazine Resins)發展至今已二十餘年,因其簡易的合成方法與優異的材料特性,倍受學術研究與工業應用的重視。而針對聚苯并噁嗪(PBZ)的材料特性性能提升,亦有非常多相關的報導。

本文將從以下大綱,針對使用共價鍵或非共價鍵的形式,以及藉由加入無機材料製成奈米複材的形式,對提升聚苯并噁嗪材料性能的相關方法進行介紹。
‧苯并噁嗪樹脂的合成與開環聚合反應
‧聚苯并噁嗪的特色
‧聚苯并噁嗪性能的改善
 1. 藉由氫鍵作用力進行混摻
 2. 苯并噁嗪單體導入雙鍵與三鍵等反應性基團
 3. 苯并噁嗪與無機材料進行混摻
  (1) 聚二甲基矽氧烷
  (2) 有機改質奈米黏土效應
  (3) POSS奈米複材
  (4) 苯并噁嗪/奈米碳管之奈米複材
‧結論

【內文精選】
苯并噁嗪樹脂的合成與開環聚合反應
苯并噁嗪(Benzoxazine)樹脂的合成非常簡易,藉由具單OH基團的苯酚或具雙OH基團的雙酚A、甲醛以及一級胺衍生物加熱反應,即可合成具單功能或雙功能的苯并噁嗪樹脂。經加熱升溫至高於其熱開環聚合反應溫度,苯并噁嗪樹脂的BZ基團將進行開環聚合反應,依據苯并噁嗪樹脂之單功能或雙功能的不同,會各別形成一單鏈狀或三維網狀的交聯結構之聚苯并噁嗪(如圖一(A)、(B)所示)。藉由材料交聯密度的增加,進而提升材料的特性效能,如提升玻璃轉移溫度(Tg)、機械強度等。


圖一、苯并噁嗪樹脂的合成與熱開環反應(A)單功能;(B)雙功能;(C)BA-m與BA-a結構

圖一、苯并噁嗪樹脂的合成與熱開環反應(A)單功能;(B)雙功能;(C)BA-m與BA-a結構

聚苯并噁嗪的特色
聚苯并噁嗪具備多數樹脂材料所沒有的優異特性,表一為BA-m與BA-a(結構如圖一(C))等聚苯并噁嗪衍生物與傳統環氧樹脂及酚醛樹脂之特性比較,顯示聚苯并噁嗪具有非常優異的特性,如單體具低熔體黏度、聚合反應間無釋放揮發性物質、高玻璃轉移溫度、高熱穩定性、低吸濕率、良好的機械特性、低表面自由能等。雖具有上述諸多的優點,然而無可避免的,苯并噁嗪在進行熱開環聚合反應後,聚苯并噁嗪的顏色偏暗紅棕色,以及其機械特性偏脆性等,皆為其在應用發展上所需克服的阻礙。

聚苯并噁嗪性能的改善
聚苯并噁嗪雖已具有多數優異的材料特性,對於其材料特性性能的提升,仍亦有許多的相關報導被提出。其中包含以共價鍵或非共價鍵的形式進行,或是加入無機材料製成奈米複材的形式進行。以下分別就這三種主要的方法進行介紹。
3. 苯并噁嗪與無機材料進行混摻
聚苯并噁嗪材料亦常與無機材料製備成奈米複材,用於提升聚苯并噁嗪材料之性能,此類無機材料包含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黏土(Clay)、多面體聚矽氧烷(POSS)、奈米碳管(CNT)等,以下依各項材料分別進行詳細的討論。
(2) 有機改質奈米黏土效應
聚苯并噁嗪在本質上具低表面自由能,但為能更加降低其表面自由能,加入經有機改質的黏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如圖五(A)所示,蒙脫土經由插層劑(CPC)進行有機改質後,黏土層間距離會增加,再將此有機改質後的黏土與P-a單體進行混合。圖五(B)所示為實驗各階段材料的XRD圖譜,圖五(B)-a顯示為純黏土,其繞射峰屬(001)面,計算得其層間距離為1.28 nm;經由插層劑CPC改質後黏土的層間距離提升為2.56 nm(圖五(B)-b);經分別加入3 wt%、5 wt%、10 wt%的P-a混摻並熱處理交聯後,黏土層間距離更加提升至3.17 nm。而原始P-a在交聯後的表面自由能為21.4 mJ/m2,隨著有機改質黏土加入量增加至10 wt%時,材料的表面自由能達到12.7 mJ/m2,甚至比聚四氟乙烯(Teflon)的22.0 mJ/m2更低。此外,此奈米複材的Tg與Td皆優於原始的聚苯并噁嗪材料,證實加入改質後的黏土確實可有效提升聚苯并噁嗪的性能。

圖五、(A)黏土插層處理示意圖與PP-a奈米複材的製備;(B)材料的X光繞射圖譜:(a)純黏土;(b)已插層處理黏土;PP-a加入插層處理黏土量為:(c)3 wt%;(d)5 wt%;(e)10 wt%
圖五、(A)黏土插層處理示意圖與PP-a奈米複材的製備;(B)材料的X光繞射圖譜:(a)純黏土;(b)已插層處理黏土;PP-a加入插層處理黏土量為:(c)3 wt%;(d)5 wt%;(e)10 wt%

(3) POSS奈米複材
POSS屬於立方體籠狀結構,在各個矽原子間皆由氧原子進行連接,除可與聚苯并噁嗪形成複材外,亦常與其他的聚合物形成複材,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材料。
①新穎的POSS官能化聚苯并噁嗪奈米複材:POSS官能化苯并噁嗪(BZ-POSS)有二種合成方式,一為先合成具乙烯末端基單體(V-Pa),再與矽氫官能化POSS進行矽氫加成反應,即可得到....…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林瑞崇、郭紹偉/國立中山大學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74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