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係利用真空蒸鍍方式,將有機材料在高度真空的條件下,以加熱昇華的方式,氣化並均勻地沉積在基板上。夾疊在陰極與陽極之間的有機膜膜厚約為 100nm,由於薄膜通電時會發光,多應用於次世代的顯示器與照明。然而進行有機半導體材料的蒸鍍過程時,存在於真空蒸鍍室( Vacuum Chamber )中不滿一分子層的極微量不純物會混入其中,導致元件劣化。日本九州大學等研究團隊即透過縮短 OLED元件的製作時間,發現元件耐久度出現顯著提升。 研究團隊計畫利用這次的成果,透過管理極微量的不純物量與元件製作時間,將可望確立至今難以達成的OLED元件壽命再現性,並有助於各種有機電子元件的長壽命化與解開劣化之原理。 資料來源: 化學工業日報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日本觸媒與NHK開發促進有機EL高機能化之技術 2020年全球OLED材料市場規模可望達3562億日圓 熱活化延遲螢光材料之最新發展 熱門專利組合—OLED專利組合 壽命提高2倍的可撓式OLED照明 熱門閱讀 Micro LED量產技術、材料與市場展望 AI系統節能減碳的推手—GaN功率元件(上) 數據驅動熱塑性彈性體數位設計 量子點墨水材料技術 從ISPSD 2024看功率元件領域發展趨勢(上)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