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配向生長的手法,大多應用 Langmuir-Blodgett 法(LB法)或自組裝單分子層薄膜(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的原理,但大面積的 MOF結晶無法有秩序地定向排列。日本大阪府立大學、大阪大學與澳洲科學產業研究機構、格拉茲工科大學所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日前表示,成功地進行了大面積奈米孔洞方向呈定向排列之多孔質 MOF薄膜合成,開發了以無機結晶為基板之 MOF晶膜生長(Epitaxial Growth)技術。 開發手法與一般使用大單晶基板的晶膜生長技術不同,研究團隊將做為 MOF生長基台的無機結晶奈米化之後,在基板上將孔洞方向統一,因此製作出公分(cm)規格以上的基板全面定向之 MOF薄膜。由於可形成奈米尺寸的無機結晶定向排列的基台,亦將可應用在半導體業界所使用之矽基板或可撓式基板上。 資料來源: 化學工業日報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可連續製造有機半導體元件板狀奈米粒子新技術 TORAY推出PFAS Free半導體離型膜,模具污染降至1/5以下 由金奈米粒子製成之彩色薄膜,可望實現半永久不褪色 TORAY推出最高強度之超高分子量PE薄膜 TOYO INK SC開發出功率電子用燒結型奈米銀接合材料 熱門閱讀 Micro LED量產技術、材料與市場展望 AI系統節能減碳的推手—GaN功率元件(上) 數據驅動熱塑性彈性體數位設計 量子點墨水材料技術 從ALTA 2024看稀土及有價金屬資源萃取、應用及製程循環成果現況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