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鋰離子電池對安全性及長壽命之要求格外嚴格,電極材料表面改質可減少電解液與電極粉體表面間之不良副反應,進而提高電池安全性及延長循環壽命。本文以氧化金屬表面改質為主軸,重點分析數種常見的正極材料改質研究,並扼要剖析其改善機制及改善後之優異電性表現,最後介紹本實驗室的相關研究成果。 ★相關文章:鋰離子二次電池正極材料表面改質研究發展現況(下)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可承受2萬次充放電循環之EV鋰離子電池 Toray Engineering開發LiB正極材料再生技術,劣化NCM再度成為原料 LMFP/NMC複合鋰離子及鋰金屬電池 突破鋰電池安全瓶頸:鋰枝晶之形成機制與解決方案 牛津大學開發出微型水凝膠鋰離子電池 熱門閱讀 下世代產業所需高功能性新材料—電動車用高分子材料 再生塑膠產業鏈發展現況及政策趨勢—廢塑膠回收材料 台灣優勢產業所需材料—半導體化學品 生質尼龍及關鍵化學單體的生產及應用 台灣石化產業未來轉型之策略方向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