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面板用光學膜的發展動向

 

刊登日期:2012/7/23
  • 字級

以手指輕觸感測元件會輸出一類比訊號,接著由控制器將類比訊號轉換為電腦可以接受的數位訊號,再由電腦內的觸控驅動程式整合各元件編譯,最後由顯示卡輸出螢幕訊號,在螢幕上顯示出所觸碰的位置,這就是觸控面板的簡略原理。

觸控面板源起於70年代的美國,原應用於軍事用途,至80年代移轉至民間。由於觸控面板操作簡單,逐漸被廣泛應用,從常見的 PDA、提款機、至工業用的觸控電腦。2000年開始更被廣泛地應用於各項消費性電子產品。由蘋果公司所推出的iPhone以及iPad等相關的觸控式3C產品,更將觸控面板引領進不同的境界。

觸控面板依感測元件的工作原理,可分為電阻式(resistive)、電容式(capacitive)、超音波式(acoustic wave)與紅外線式(infrared)四種。各式觸控面板之原理、性能的比較如表一、表二所示。觸控面板的組成則如圖一所示。

2010年觸控面板的市場規模約為6億片,約6000億日幣,當中材料佔了30%,約為1800億日幣。其中,材料成本高的電容式成長尤為快速。以下就電阻式(類比電阻膜式)與電容式(投影型靜電電容式)觸控面板之光學功能膜的要求與技術動向做一簡介---本文節錄自「材料最前線」專欄,完整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編譯:李守仁 /清雲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白立文/工研院材化所
★完整檔案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