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說明
當玻璃、鏡片等平滑之材質接觸到霧氣時,容易在表面凝結小霧滴( 小水滴),進而在表面形成一層霧氣薄膜。霧氣薄膜會造成光線穿透率降低或視覺清晰度下降等問題,除造成一般使用上之不便外,更進一步影響到行車、工作安全。例如安全帽鏡片或汽車擋風玻璃產生之霧氣影響駕駛人視線;工程人員之安全護目鏡起霧導致施工危險性大增;冷凍食品櫥窗、浴室鏡面起霧造成視線不清;甚至是農業溫室玻璃上之霧氣薄膜凝結成水滴,致使作物受潮影響產品品質等。因此,市場上一直存在著對於抗霧產品的殷切需求。
為防止霧氣薄膜形成,目前業界常見之解決方法,例如是直接將產品表面進行加工,於製造過程中將產品表面鍍上一層抗霧膜。然而,此種方式係增加了製程步驟以及製造成本,特別是應用在材料成本低廉且面積小之產品上,更無法滿足有效降低成本之需求。此外,市場上亦出現許多抗霧噴劑或抗霧塗料等商品,利用具有親水基之成分塗佈於欲抑制霧氣薄膜生成之表面上。然而,此種具有親水基之成份容易被水沖洗掉,無法長久存在於表面上,能維持抗霧效果的時間短、效果也很有限,使用者必須經常重複塗佈抗霧噴劑或抗霧塗料,大大降低了使用上的便利性。
為解決市場對防霧的需求,工研院材化所開發之親水性樹脂合成的塗料,將此塗料塗佈於塑膠基材上形成的防霧,例如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 聚碳酸酯) 和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等各種塑膠基材,通過塗佈加工製程,並使用紫外光曝光方式使塗料硬化,從而形成穩定且耐用的防霧塗層,可廣泛應用在需具防霧效果的產品。
■ 技術特徵
目前市面上的產品為解決防霧的問題,不外是利用表面噴塗或是增加一防霧塗層,其防霧材料皆離開不了疏水型及親水型等兩種類型。疏水型的塗層材料表面張力小,可以使水滴滾動,使其無法停留在材料表面,而達到防霧功效,雖其接觸角大於90°,但實際測試抗霧效果時,抗霧效果有限,因疏水性產生的水滴,使得光學產生折射與反射干擾產生視覺差異,影響視覺上判讀。親水型是利用水在親水性的材料表面潤濕的這個界面現象,水滴在表面迅速鋪展成一層均勻的水膜從而起到防霧功能。如圖一所示,水滴與材料表面的接觸面所形成的夾角θ 稱為水滴接觸角(Contact Angle, θ),其水滴接觸角越小,表示潤濕性越好。親水型材料表面張力大,可使水珠攤平成水膜,其抗霧效果較疏水型佳。工研院材化所為解決親水性防霧材料的缺點,導入一樹脂合成專利技術,開發一親水性樹脂合成的塗料,經塗佈加工紫外光固化製程後,可形成一穩定性高且具耐久性的防霧塗層。此親水防霧膜技術核心優勢,在於親水塗層具有良好的親水性,能夠減少水滴在表面上的聚集,使水分均勻地在表面擴散,形成一層均勻的薄水膜。這樣可避免水滴形成霧狀,從而防止光線的散射或折射,確保視線清晰不受干擾。
圖一、工研院親水防霧膜的水滴接觸角θ 可達6°
工研院材化所親水防霧膜/ 塗料具有以下特性:
► 優異的親水性:使水滴在表面形成均勻的水膜,防止水滴聚集,避免光線散射
► 高透明度:在不影響視覺效果的前提下,保持材料的清澈透明
► 耐久性和穩定性:能在不同環境條件下,保持長時間的防霧效果,不易老化或失效
► 表面硬度:具有一定的抗刮擦和耐磨損性能,確保長期使用後仍能維持其效果
■ 技術規格
工研院材化所所開發親水性樹脂合成的塗料,可將此塗料塗佈於塑膠基材上,包括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 聚碳酸酯) 和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等各種塑膠基材,其形成防霧層,與塑膠基材、接著層和離型膜依次層疊構成( 如圖二所示),具有極佳的防霧效果,非常適合使用於冰櫃,安全帽等容易起霧的環境。同時,此防霧膜擁有良好的親水性質,保持清晰可見,不會讓水珠阻礙行車視線。對於有強烈防霧需求之終端產品或製程,此親水防霧膜使用簡單,已於背面上膠可快速導入產業應用。
圖二、工研院材化所親水防霧膜結構及規格
圖三、工研院材化所親水防霧膜/ 塗料測試結果
圖四、工研院材化所親水防霧膜從冷凍櫃-20˚C 取出,在80˚C 水蒸氣下檢測,此防霧膜仍保持透明
圖五、工研院材化所親水防霧膜成品
■ 應用範圍/領域
► 汽車行業:車輛擋風玻璃、後視鏡、車窗等,改善駕駛視野
► 建築領域:建築物窗戶、玻璃幕牆和浴室鏡子,防止因冷熱差異而起霧
► 電子設備:如數位電子顯示看板、智能設備螢幕等,確保清晰度和視覺效果
► 家居和消費品:如浴室鏡子、冷藏冷凍冰箱門玻璃櫥窗、展示櫃和水族箱等,避免日常使用中的起霧問題
► 醫材:生物用親水膜
■ 專利/技術資訊
專利組合名稱:親水防霧膜/防霧塗料技術
專利標的:材料/ 組合物/ 組成物/ 薄膜
專利組合案件數:1 案3 件
專利/技術成熟度:試量產
技術發展潛力:95%
國別分布:TW、US、CN
合作方式:專利讓與/ 授權、技術授權、 合作開發
■ 洽詢窗口
工研院 材料與化工研究所 康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