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由於具有獨特的結構、優異的性能以及廣泛的潛在應用前景,受到全球各界的密切關注,相關研究開發亦持續發展中。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即利用碘分子(Iodine)進行試驗,發現奈米碳管的電氣傳導性大幅提高,若應用在蓄電池,儲電容量最大可提高4倍。 研究團隊主要是將單層奈米碳管浸入碘離子液中,並施加 1V電壓之後,一分鐘內碘分子就會被吸收,而在過去,碘分子的吸收需要一個晚上的反應時間。若將電壓的電極相反,被吸收的碘分子會再度被釋出。若以此傳導性質應用在電容器(Capacitor),奈米碳管與碘分子之間將會出現電子移動,相較於現有的電容器,將可提高2~4倍的儲電容量。 此外,研究團隊在 -70~60℃ 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分子的構造解析,透過實驗調整奈米碳管的直徑或原子配列,發現溫度愈是下降,愈能促進奈米碳管到碘分子之間的電子移動,以及容易與水混合的分散性也愈高之研究結果。未來應用此研究結果,將有助於提高透明導電膜的性能。 資料來源: 日經產業新聞/ 材料世界網編譯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體積縮至1/1000的微電容器 石墨烯應用市場與展望 CNT與氧化鋁微粒子的複合新材料 奈米孔洞碳材特性與超級電容應用 產總研開發單層奈米碳管之高性能電容器 熱門閱讀 下世代產業所需高功能性新材料—電動車用高分子材料 再生塑膠產業鏈發展現況及政策趨勢—廢塑膠回收材料 台灣優勢產業所需材料—半導體化學品 生質尼龍及關鍵化學單體的生產及應用 台灣石化產業未來轉型之策略方向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