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後工業發展快速,累積大量的碳排放量造成全球溫室效應問題日益嚴重。近年來,減碳議題衍生之綠色能源變成全球重要的議題之一。熱電材料具有將工業生產上之廢熱轉換成電能的優勢,且逐漸受到重視。若能有效開發印刷式熱電製程技術,將可創造低成本、大面積多元形狀應用且客製化模組。此外,印刷熱電材料因其高可撓、好操作之特性,能使熱電元件直接接觸熱源,很適合作為低溫差之能源擷取的熱電發電器。 熱電發電技術於廢熱回收現況 近年來,熱電技術在工業廢熱及車輛廢熱的回收方面,逐漸發展出越來越多的應用。目前熱電發電的應用多以塊狀型態的熱電材料與模組為主,現階段已應用的熱電發電產業,仍限於工作溫度較高與較大熱源穩定且不受空間限制的環境中應用,相較之下,400˚C 以下較低溫、分散的廢熱則還沒有比較好的運用。 從經濟部能源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工業的廢熱主要集中在化工業(石化業)、金屬基本工業(鋼鐵業)及非金屬礦物業(水泥業)等能源密集產業,占了總廢熱量的 85.9%。從溫度範圍區分,低溫範圍的廢熱(溫度低於 200˚C 的廢氣或低於 100˚C 的廢水)就占了總廢熱量的 64%,如圖一所示,這些廢熱大都直接排至外界,相對形成能源浪費。若能針對這些低溫型廢熱進行回收、利用,將可提升整體能源的使用效率,也可減少燃料的使用量。 圖二、塊材和薄膜熱電模組於不同溫差下功率表現 熱電技術於能源擷取之機會 對於熱電的發展,未來除了上述較大型的熱電系統應用之外,配合無線感測等電子元件的發展,將熱電技術應用於環境熱能擷取回收,作為無線感測裝置的電力來源,甚至研發熱電穿戴式產品,擷取人體熱能加以應用,這些小功率的熱電裝置,將是熱電技術的新契機,故印刷式熱電技術具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潛力。 印刷熱電材料製程技術 以印刷製程技術製作熱電膜層,如網版印刷、點膠印刷,還有最新的 3D列印技術等,相對於傳統熱電塊材的製程或是薄膜製程,印刷熱電具有低成本、快速、製程簡單等優點。此外,常用的低溫型熱電材料鉍-碲系列,因為本身結晶結構是靠較弱的凡得瓦力作為晶格層跟層之間的鍵結,造成材料本質易脆裂、塊材不易加工與難薄化的缺點;而印刷式的熱電材料尺寸易控制、容易加工、製程成本較低,而且印刷熱電在小溫差環境或是體溫的熱能擷取方面,更具便利性與發展性,有助於熱電產業應用的提升和普及。 圖五、有機導電高分子所製作的熱電轉換模組 國內近幾年開始重視熱電發電技術的發展,政府投入了不少經費支持產學研單位在熱電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其中工研院材化所在熱電材料領域中耕耘多年,建立了熱電材料合成與模組生產的自主能力,除了與國際研究單位技術交流外,也與國內多個學術研究團隊合作,並將熱電材料及組裝技術技轉到產業界。近年來,工研院材化所除了精進現有熱電塊材相關技術外,也開始著眼於……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姜穎容 / 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57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熱電技術發展與未來應用契機 不使用稀有金屬且低毒性之熱電變換材料 以黃銅礦製作熱電之新材料 熱電材料技術吹起綠色及節能旋風 40度低溫廢熱亦可利用之發電機 熱門閱讀 Micro LED量產技術、材料與市場展望 AI系統節能減碳的推手—GaN功率元件(上) 數據驅動熱塑性彈性體數位設計 量子點墨水材料技術 從ALTA 2024看稀土及有價金屬資源萃取、應用及製程循環成果現況 相關廠商 Hach台灣辦事處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融貿易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