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岩手大學與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共同研究開發出使鐵系超電導材料變柔軟的技術,將超電導材料中鐵、鋇、砷其中的鐵的一部分替換成鈷,並詳細調查了冷卻溫度、臨界溫度及與材料硬度的相關關係,結果得到臨界溫度越高的材料,隨著溫度冷卻變得愈加柔軟,根據鈷含量的多寡製出四種不同臨界溫度的材料並測定彈性定數,分別是臨界溫度為絕對溫度10.5度、16.5度、20.7度以及24度,四種在室溫下的彈性定數都大約是40GPa,溫度愈冷材料就愈軟化,若臨界溫度為絕對溫度30度以下,彈性定數可達到與塑膠同等級的10GPa,利用此材料柔軟的特點,即使受衝擊也不意損壞,預計未來可應用於超電導材料的電纜線或電磁石等各種用途。 材料 臨界溫度最高值 硬度(GPa) 用途 鈮合金 9.5 40 磁氣共鳴影像裝置(MRI)等 銅酸化物 135 60~100 電纜線等實用化測試階段 鐵化合物 55 10~40 材料開發階段,預計用於電纜線 (註:臨界溫度的最高值的單位為絕對溫度) 資料來源: 日經產業新聞/材料世界網編譯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全新三層構造之銅氧化物超導電物質 利用手機影像以AI品茶 NIMS應用「剪紙」傳統工藝,開發溫度控制技術 5/20–世界計量日(World Metrology Day)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是甚麼? 熱門閱讀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一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二 Mini/Micro LED顯示用PSPI材料 應用於Mini LED背光模組之複合光學膜材 6G通訊技術面面觀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捷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名揚翻譯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東海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友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鑽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科邁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全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誠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里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華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銀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Touch Taiwan 系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