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電解質一直為人詬病的是其安全性問題,即使其導電度與電池特性均優於膠態電解質,因此要改善安全性問題須先從電解液的電化學穩定性著手。一般電解液多為兩成分、三成分,甚至到四成分的碳酸酯類有機溶劑,其分解電位大約為5~5.4 V,容易因電池過充電而分解,或未來發展出高電位的正極材料(如二元材料LiNiXMn1-X O4 ~4.8V 、LiNiXMn1-X O4 ~4.7V),電解液已不敷使用,本研究突破點在於用少量添加劑,將電解液分解電位提升至6 V,並且同時降低不可逆電容量。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NGK Insulators加速拓展軟包裝型LiB應用市場 不含稀有金屬之有機鋰離子電池,動作電壓可達4V Canon Optron與產總研開發高傳導率固態LiB用電解質 Blackstone Resources將推出3D列印鋰電池 鋰電池廢棄資源對應之國際政策與基管會管理策略方向 熱門閱讀 台灣高階PCB技術發展趨勢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一 「Touch Taiwan 2022」現場報導系列二 磷酸鋰鐵(LiFePO4)4680電池, 昇陽已經準備好了 車用顯示面板發展趨勢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2022 Touch Taiwan 系列展 捷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名揚翻譯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友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誠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銀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