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電解質一直為人詬病的是其安全性問題,即使其導電度與電池特性均優於膠態電解質,因此要改善安全性問題須先從電解液的電化學穩定性著手。一般電解液多為兩成分、三成分,甚至到四成分的碳酸酯類有機溶劑,其分解電位大約為5~5.4 V,容易因電池過充電而分解,或未來發展出高電位的正極材料(如二元材料LiNiXMn1-X O4 ~4.8V 、LiNiXMn1-X O4 ~4.7V),電解液已不敷使用,本研究突破點在於用少量添加劑,將電解液分解電位提升至6 V,並且同時降低不可逆電容量。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帝人Frontier開發出適用於LiB之超輕量不織布 LG化學將開始量產無需前驅物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村田製作所成功實現LiB電極溫度變化的「原位」觀察 東北大學成功實現鋰離子電池電極之金屬溶出的可視化 下世代超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設計—鋰金屬負極的開發、應用與安全性... 熱門閱讀 三菱瓦斯化學積極展開光電融合材料應用提案 含氟廢水回收再利用模式 加氫站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 全球第一個碳-14鑽石電池問世,可望供電數千年 日本e-methanol產業概況與技術佈局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