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化OLED TV發展動向

 

刊登日期:2009/12/14
  • 字級

OLED面板市場動向
早期引領OLED面板市場的是被動型(Passive)OLED(PMOLED),市場逐漸擴大,根據美國DisplaySearch發表資料,2006年OLED面板產值達4億5000萬美元,為市場的高峰,之後開始下降。從應用面來看,主要以手機的次螢幕應用為中心,擴展至汽車立體聲系統、MP3/PMP Player等,數量持續成長,價格卻急速下滑。

美國DisplaySearch於2009年7月「Quarterly OLED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季刊中發表,OLED全世界的市場規模,2008年為6億美元,2016年將成長為71億美元。而且被動距陣型已經在2009年第一季首次被主動距陣型(AMOLED)所超越,這是因為承載AMOLED的手機成長強勁,這一類手機在2009年預料將有10種以上機種上市。

在用途別方面,2008年依不同用途之OLED市場規模如表一所示,排名第一位為手機的次螢幕,第二位為攜帶型Audio,第三位為手機的主螢幕。2009年第一季,主螢幕已超過可攜式Audio,提升為第二位(以產量計)。

Eastman Kodak於2008年末推出承載AMOLED的「Digital Photo frame」,頗獲好評,當時雖然只有2000萬台,往後應該會有很大的成長。其他如TV、PC等大型顯示器對OLED的期待也很高,但考慮量產性與成本,市場正式開始普及應該在2012年以後。

根據韓國LG表示,在2011年以前,OLED面板將持續使用螢光材料,至2012年之後才會改用磷光物質。預計到2012年,OLED面板的材料價格仍將比LCD高50%,而成品率則低30%。因此,LG預計到2016年時,OLED面板的材料成本將比LCD低20%~30%,而成品率就可與LCD相當。屆時,OLED顯示器才有可能在市場上普及。

AMOLED正式邁向量產
2007年起主動矩陣型OLED(AMOLED)開始量產,市場面貌開始有了很大的轉變,例如KDDI的手機「MEDIA SKIN」「INFOBAR2」與Nokia的「7900」開始在主螢幕採用AMOLED。2008年Kodak推出3吋OLED行動電視;手機從次螢幕的應用轉為主螢幕的應用,接下來是電視的應用推展。2007年約5億8000萬美元產值市場中,80%為被動型;iSuppli預測2008年主動型的比率(產值)約達35%,到2010年將擴大為60%。各企業在AMOLED的增產計劃如表四。

表六、OLED製造設備現狀與要求

漫長的OLED 大型化、實用化之路
自從Sony在2007年10月推出全世界第一台11吋OLED TV以來,雖然只銷售了數萬台,但後繼卻也沒有公司再推出,由此可見OLED TV實用化之路仍很漫長。

目前生產的大概都是3吋以下的小型面板;最近,大型OLED面板生產投資已陸續展開,如Sony Mobile Display以中大型OLED面板為對象之投資(如表四);Panasonic也有大型OLED面板生產的計畫,與住友化學合作預計2010年度開始生產40吋TV用面板,由子公司IPS α Technology生產。

韓國方面非常積極活躍,打算推出OLED商品如LG Display2009年下半年計畫量產15吋TV 用OLED面板;Samsung Electronics至2010年將推出14吋OLED TV,面板由Samsung Mobile Display提供。

傳統的Shadow Mask法、Mask貼合精度、熱膨脹引起的誤差、洗滌引發的損傷、Mask因與OLED密接產生的塵埃等問題,一直困擾著OLED業界。

OLED可分為以真空蒸鍍法形成的「低分子型OLED」與以濕式製程形成的「高分子型OLED」兩類。低分子型OLED因具有優良的發光效率、壽命等特性,已經---本文節錄自材料世界網「材料最前線」專欄,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材網編輯室 / 工研院材化所
★完整檔案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