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墨製程在顯示器應用的挑戰

 

刊登日期:2020/8/5
  • 字級

廖鎔榆/工研院材化所
 
噴墨列印(IJP)製程在近年來逐漸吸引眾人的注意,同時也產生了許多技術挑戰。包括IJP設備精度、液滴尺寸、畫素設計與墨水配方等都大大地影響了材料噴印的表現。新穎的畫素融合設計,減少因畫素形狀而造成的混色,並可使用較大液滴噴印以節省時間。另一方面,墨水配方則必須兼顧黏度與表面張力等性質,以提升噴印薄膜的均勻度。
 
【內文精選】
日新月異的顯示器技術
科技的演進加速了數位化時代的來臨,顯示器作為數位化演算的呈現媒體,使人類能更加理解演算的成果,除了加強對數位化的渴望之外,對於行動、便攜與節能的需求,也驅動顯示器技術不斷的更新。
 
噴墨列印(Inkjet Printing; IJP)製程在近年來的能見度開始擴大。從日本JOLED公司於2017年宣稱成功量產IJPOLED(以噴印的方式量產OLED內堆疊多層可溶解性有機材料)面板開始,一直到近來三星顯示器可能推出QD-OLED(以噴印色轉換量子點材料搭配藍光OLED)的新面板技術,種種跡象顯示,IJP在顯示器製程中逐漸扮演重要角色。
 
IJP液滴與對應畫素尺寸
跟所有塗佈技術一樣,噴墨列印技術也有其適合應用的範圍。根據Organic and Printed Electronics Association (OE-A)的分類(如圖一),噴墨技術只能歸於中解析度(10~15 μm)以及中等的Throughput (<1 m2/s)。以常見的IJP實驗機台Fujifilm Dimatix DMP-2850為例,其最小的移動距離為5 μm,相當於5,080 dpi。
 
圖一、OE-A分類的印刷製程
圖一、OE-A分類的印刷製程
 
圖二為一簡單畫素示意圖,在不考慮TFT所占面積與其他開口率的問題下,只假設畫素分隔材(Bank)寬度為10 μm,若次畫素設計為長條型,則會有長邊與短邊之分,若三個次畫素一樣大,則每個次畫素的面積會小於18.22 μm × 74.67 μm。
 
圖二、簡單300 ppi畫素示意圖
圖二、簡單300 ppi畫素示意圖
 
IJP的畫素設計
有鑑於過去長條形次畫素在IJP製程的多所限制,友達公司在2017年的SID發表了Two-pixel Fusion與Three-pixel Fusion的新穎畫素設計,如圖四所示。友達以167 ppi畫素為例,若是以傳統Single Pixel中長條形次畫素設計,其窄邊寬度(51 μm)扣掉畫素分隔層(Bank)的寬度(可能是10~20 μm),若小於墨滴直徑(Drop Diameter: 20 μm for 4 pL)加上精度(Accuracy: ±5 μm),則無法噴印。
 
IJP墨水調配
除了前面提到的畫素設計與設備精度之外,另一個重大的挑戰是噴印用墨水的調整。根據前面提及實驗用機台Dimatix的資料,該公司的可拋棄式墨匣適用的墨水黏度需求在10~12 cP,表面張力需求在28~33 dynes/cm。
 
工研院材化所在IJP製程進展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致力於IJPQLED(QD電激發光)與IJP-OLED的相關墨水材料與製程開發。在製程部分,已逐步建立起畫素分隔層與IJP墨水等相關設計參數,初步噴印一層電洞傳輸層(Hole Injection Layer; HIL)的單色OLED元件點亮如圖六所示所示…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04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