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內藏微機電(MEMS)元件之超小型投影機最新技術發展

 

刊登日期:2007/10/11
  • 字級

MEMS產品的優勢關鍵在於其體積小可內藏於手機,進而擴大手機功能(例如:超小型投影機的開發)。目前,進行開發超小型投影機的廠商以元件公司為主,正朝向加速小型化、低成本的趨勢發展,其中最關鍵的技術在綠色光源與微反射鏡元件驅動方法的開發。

手機為MEMS元件應用的殺手級產品
在民生應用領域中,日本等國家視手機為MEMS元件應用的殺手級產品,手持式投射裝置為目前開發的重點,而其中的關鍵產品是超小型投影機的開發。目前超小型投影機的開發公司,以元件公司為主軸,正加速往小型化、低成本的方向發展(如圖一),其中最關鍵的技術在綠色光源與微反射鏡的驅動方法。圖二所示為超小型投影機的開發例,已將原型發表、公開或展示的公司有如Canon、美國Microvision、Micro Precision、日本信號、Stanley電氣、韓國SAIT以及德國Fraunhofer-Gessellschaft、日本產總研等。

圖一  超小型投影機正加速往小型化、低成本發展的關鍵元件
圖一  超小型投影機正加速往小型化、低成本發展的關鍵元件

 

圖二  將超小型投影機原型公開的企業例
圖二  將超小型投影機原型公開的企業例

微反射鏡(Micro-Mirror)
超小型投影機是由一具致動器之微反射鏡(Micro-Mirror)與一雷射光源所組成,其藉由微反射鏡的旋轉,將雷射光源反射至不同方向,形成光線掃描,進而形成影像。目前超小型投影機中微反射鏡的成本,取決於其使用之掃描方式與致動器的構造:
1. 掃描方式(雙軸結構)
 可分為兩類,一種是在晶片上製作單一微反射鏡,再利用雙軸致動器驅動的方式;另一種是由單軸致動器與微反射鏡組合成單軸轉向元件,共使用2組組合合成雙軸結構的方法。前者的結構雖然簡單,但因兩軸驅動頻率有極大的差距,因此使用單一種材質來實現的困難度高。而後者用將雷射光反射到第二組微反射鏡,實現2軸掃描。

2. 致動器的構造
依驅動方法可分為靜電容式、電磁驅動式與壓電驅動式三種結構,其中以壓電驅動式的驅動力最強;但變位量最大的是電磁驅動式;而容易使用泛用MEMS製程製造且低成本的是靜電容式。表一為Stanley電氣公司試算不同致動器(Actuator)的構造所得的驅動力也不同。

表一 為不同致動器構造的驅動力與變位量

致動器的構造

壓電驅動式

靜電容式

電磁驅動式

驅動力

106~107N/1m2

10~104N/1m2

10~103N/1m2

變位量

資料來源:Stanley電氣公司試算資料/材料世界網整理


(a) PZT致動器的開發現況
Stanley電氣公司開發以壓電驅動方式實現雙軸掃描,其最大優勢是使用MEMS技術,可提供大量生產時,降低成本的優勢,目前其開發之原型晶片如圖三所示。Stanley電氣公司在設計以單一微反射鏡,再利用雙軸致動器驅動的方式,來實現雙軸掃描元件,其使用垂直方向致動器的共振頻率為340Hz、驅動頻率設定為60~120Hz;水平方向設計以11.2kHz的共振頻率驅動,這是可用QVGA(480x320畫素)顯示畫像的頻率,試作元件所得之旋轉角度約為40度。其驅動力可為靜電容式或電磁驅動式的約103倍以上。

圖三 Stanley電氣公司以壓電驅動實現雙軸掃描方式 
圖三 Stanley電氣公司以壓電驅動實現雙軸掃描方式

(b) 電磁驅動式致動器的開發現況


美國Microvision公司
試作品為單軸掃描型,採用在微反射鏡裡面形成圖案線圈的方式,搭配之永久磁石則固定在鏡面掃描部的框體內,並將微反射鏡掃描部等光學系統全部收納在1個封裝之內(如圖四),實現外型尺寸40x25x8mm的小型化。光學系統由3原色半導體雷射光源與將3束光線收成1束的稜鏡所構成。其中綠色半導體雷射是由1064nm的近紅外光,經波長變換元件變換成532nm而成,而且3束雷射光一起輸出,在雷射前面置放稜鏡,使光輸出後轉90度彎,且匯成1束。收納MEMS微反射鏡掃描部與光源的封裝材料採用金屬,目的在使得元件散熱容易。

圖四 美國Microdevice公司的內藏超小型投影機之手機試作品 

圖四 美國Microdevice公司的內藏超小型投影機之手機試作品

半導體雷射光源
 指的是照射出彩色雷射光的構成元件。根據韓國Samsung Advanc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AIT)的試算,若要提供10吋大小的影像顯示,必須有6 lm的光束,以紅光雷射而言,為13mW,綠色為10mW、藍色為11 mW,3光源合計為30 mW之強度。以此類推,若要顯示30吋的影像,輸出必須在170mW以上,輸入電壓必須在1.5~2W。

1. 使用波長變換方式
 由於尚未開發出可直接發出綠光波長的材料,而為了解決對綠光半導體雷射的需求,一般進行開發的是波長變換元件,當中最典型的是從發1064nm波長的紅外光半導體雷射光源,經變換元件得到一半波長,產生532nm綠光波長的方式,相關技術稱為SHG(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美國Microvision公司開發的超小型投影機所承載的光源,就是利用此技術(美國Novalux公司提供)。而美國Corning公司預定在2007年末推出利用SHG技術進行波長變換之綠色半導體雷射。

2. 效率持續維持之研發
 SHG法的缺點是效率會衰減,效率衰減原因是因為輸入的近紅外光的基本波與第2調高波,會因相互干涉而變弱。基本波與第2調高波在經過波長變換元件之後,由於傳播速度不同,相位會逐漸改變,形成週期性的相反相位,進而相互干涉而變弱。為改善上述問題,目前進行開發延續效率技術,其作法係將基本波與第2調高波的相位調成相反的週期,設法讓第2調高波的相位反轉,以抑制干涉產生。具體而言,利用具極化特性的材料,將某種極化材料與呈反向極化的材料組合,將光源通過此組合材料後,就會產生光相位反轉的性質,進而抑制干涉產生。

★詳細內文請見下方檔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