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脒基保護膜之鈣鈦礦太陽電池,兼具高轉換效率與長壽命

 

刊登日期:2025/2/8
  • 字級

美國西北大學(NU)開發了一項可大幅延長鈣鈦礦太陽電池使用壽命之新型保護膜。研究中採用了脒基(Amidinium)薄膜,而非過往的銨基(Ammonium)薄膜,此項技術將可望顯著提高鈣鈦礦太陽電池的實用性。
 
一般鈣鈦礦太陽電池採用銨類薄膜以提高效率,但銨層對於熱或濕氣等的環境耐性較低而容易劣化。為克服此問題,西北大學使用了脒配體(Amidinium ligands)。脒配體是穩定的分子,可與鈣鈦礦相互作用並提供長期的缺陷鈍化(Defect Passivation)與保護效果。
 
銨基分子具有與3個氫原子與1個含碳基團鍵結的氮原子。另一方面,脒基分子中心的碳原子與2個氨基鍵結。由於脒分子的結構使電子呈現均等分佈,即使在惡劣條件下也具有高耐久性,因此研究團隊以更穩定的脒基取代了銨基,並透過「胺化」過程進行轉換。透過此項技術,鈣鈦礦太陽電池即使在極端高溫下也不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分解。
 
採用此塗層的太陽電池實現了26.3%的高轉換效率,且與既有的銨基塗層相比,分解耐性提高了10倍。即使在嚴苛條件下經過1,100小時的測試,鈣鈦礦太陽電池仍可保持初始效率的90%,且其T90壽命(效率降至初始值90%所需的時間)較以往延長了3倍。

資料來源: https://engineer.fabcross.jp/archeive/241226_perovskite-solar-cells.html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