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應用科學研究機構Fraunhofer-Gesellschaft試作了一項可以利用氨高效率發電之高溫燃料電池堆裝置。氨在燃料電池堆分解,產生的氫氣轉換為電力。電力與熱能在一個小型系統中生成,且不排出二氧化碳或其他有害物質。
研究團隊建構了一項可以分解氨以生成氫氣並利用於發電,且整個過程皆在一個裝置內處理的燃料電池示範機。製程中氨經過前處理之後,投入於裂解裝置並以300℃以上的溫度進行加熱。透過此反應將氨分解成氫氣與氮氣,氮氣則與水蒸氣一起做為無害廢氣釋出。
此後氫氣供應至高溫燃料電池。在陶瓷電解質中,氫氣通過陽極,空氣通過陰極,而當氫氣分解時,電子從陽極移動到陰極,導致電流流動。此電化學反應除了水蒸氣之外還產生熱能。二次燃燒也產生熱量,用於維持裂解裝置的溫度,多餘的熱量則可用於為建築物供暖。雖然此方法的效率為60%,與使用天然氣相同,但不同之處在於系統相對簡單且構造穩固。
新開發的系統非常適合希望發電而不排放碳的小型工業企業,以及希望提供環境友善熱能之自治體或區域性的能源供應企業。